钧窑瓷器特点
钧窑的特点是窑变、色彩、蚯蚓走泥纹、开片。
1、窑变
窑变就是在烧制瓷器时瓷器的釉色或者器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创作者无法预知的。钧瓷的窑变则更加神奇,民间对于钧瓷窑变的评价是“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意思是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全世界都找不出两个相同的窑变钧瓷。
2、色彩
钧瓷以釉色多变著称,一器一色,绝无雷同。能叫上名字的钧瓷釉色就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玫瑰红、胭脂红、火焰红、天青、蛋青、梅子青、天蓝、海蓝、月白、鱼肚白等等。
3、蚯蚓走泥纹
钧瓷的另外一个著名特色就是“蚯蚓走泥纹”。近代国学大师许之衡在其著作《饮流斋说瓷》中曾提到了钧瓷的“蚯蚓走泥纹”,大概意思是钧瓷摸起来很平滑,但是釉色里面却形成了各种纹路,直上直下的纹路称之为泪痕,蜿蜒曲折的纹路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4、开片
开片是瓷器釉面在烧制过程中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因为其在瓷器表面形成开片花纹的不可预知性,是瓷器鉴赏的一大魅力之一。
钧瓷也不例外,钧瓷釉面的开片纹路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深有浅,有曲有直,不一而足。
钧瓷中的色彩:
钧瓷中的色彩,像是小彩虹一样绚烂,先人的色彩审美从未变得如此丰富,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人人也可以是冒险者。乾隆大笔一挥写下,“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比如玫瑰紫釉,是一种充满恋爱气息的色调,明快、轻盈,色呈玫瑰红,红中透紫,釉质青葱紫酋,红中偏紫,让人想到夏日雨后的烟霞。
还有海棠红釉,呈鲜艳的海棠红色,并且在器物的釉面上形成生动美妙的“窑变”蜡泪流纹,又正又叛逆。至于茄皮紫釉,具有浓浓的“大人感”,紫色如成熟的茄皮,红中带紫,因而为古今所称。为何钧窑能幻化出如此众多的色彩,还得归功于它丰富的窑变工艺。
钧窑釉料配方从铜开始,打破了过去单纯以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的传统,又相继加入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釉,分层挂釉,加上独特的窑变工艺,即火的艺术,使得每一件钧窑珍品釉色交融都是独一无二,达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
钧窑造型和纹理上都遵循规整对称的原则,尤其是官造钧窑,无论体积、大小,都讲究对称之美,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到了明清时期,工匠们在经过无数次的烧制后,已能达到一定程度上掌控窑变的技艺,但每一窑仍有许多不可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