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符咒,佛教有吗?
回族视习武为“圣行”。回族民间流行的武术拳种、器械及体育活动主要有:查拳、教门弹腿(踏脚)、回回十八肘、汤瓶功、八极拳、八门拳、七势、心意六合拳、通备拳、马家拳、阿里剑、古兰健身术、护身拳、穆斯林八卦太极拳、白猿通臂拳以及环子锤、沙家枪、马家枪、河州棍、双刀、大刀、伸缩剑、古兰剑、燕尾剑、鱼尾剑、杆子鞭和铆球、木球、掷子、掼牛、方棋、斗鸡等。这些武术与体育项目有的源于中亚、阿拉伯地区,有些则学习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武术,并形成了回族武术特色。
赶木球
回族传统娱乐项目之一。先在平地上挖若干小圆洞。洞口数要比人数少一个,洞的标准是直径20厘米,深20厘米。用一根20厘米长的短木棒当木球。比赛时,参加人数不限,每人手拿一米长的木棒,站在洞前,另一无坑人则用木棒赶球,尽力将球赶入洞内,守护洞口的人要用木棒阻拦,一旦木球被击入洞内,所有守洞的人要轮换洞位,这时赶木球的人乘机占领洞口,未抢到洞口的人就变为赶木球的人。以赶木球次数多的人为负。
爬木城
回族体育活动。以粗木杆制成一个长4米、高3米的木框,中以横木数根相间,如梯墙状,竖在地上固定好,称为“木城”。参加者在规定距离外快速奔向木城,以先攀到顶者为胜。
木 球
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清朝民间盛行的打卯球(即木卯钉)发展而来,后流行于回族群众中,形成了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比赛场地和篮球场地一样大,两端各有一道宽100厘米,高80厘米的门。每场由甲乙两队参加,各队出5名队员,其中1名为守门员,另外4名运动员手里各拿一块60厘米长,上宽3 厘米,下宽10厘米,厚2厘米的木板。运动员通过运球、传球等技术,避开对方的防守,用木板击球人门,球入门得分,以球入门多少分胜负。若得分相等,以点球形式决出胜负。全场比赛40分钟,分上、下两半场,中间休息5分钟。规则是双方队员击球时,击球板不得过膝,过膝则违例。如一队员用手和脚触击球或推、抱、拉、踢对方队员均为犯规,罚任意球。比赛中守门员在球区违例、防守队员两脚进入球门区、任何队员严重犯规,由对方在距球门5米处罚点球。
掷 子
掷子也叫“扔石锁”、“举石锁”,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掷子是用青石打制成古铜锁形状的石器,后由石质改为铸铁。演练掷子的动作有扔高、砍高、扔荷叶、接高、接荷叶,其名称为;支梁、扇梁子、砍跟斗、撤荷叶、嘴巴荷叶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一些新的动作。这项活动可锻炼身体的各部。
心意六合拳
“八卦刁、太极滑、最毒不过心意把”。心意六合拳,于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清代,心意六合拳曾一度是回族人不外传的拳术,由回族弟子在清真寺里习练。这也是致使心意六合拳成为武林中又一神秘拳种的原因。
如今,习练心意六合拳者已不分民族且传承甚广。心意六合拳中,拳又称“把”,一拳即为一把。其拳式短、直,硬开中门,刚猛暴烈,威力极大。在外以六合为法,五行十形为拳;在内,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内外合和,浑元一气,故名之曰心意六合拳。
大劈裹横,是心意拳拳中典型的摔法。以下盘别住对方,上盘双臂横扫,以肩部撞击对方,将其摔倒。其制敌关键在于下盘,进身贴住对方身体,方能实现将人摔倒的目的。
虎尾脚,取虎尾摆动时扫荡的威力,是一种转身后摆腿。其凶猛的杀伤力来源于转身时所带出的离心力,而更长的摆腿距离使它到达攻击点时的速度也更快。因此相对于正蹬腿、侧踹腿等,其威力也就更大,正如猛虎摆尾,势不可挡。
六式在身、七拳并用和十大真行乃心意门看家之本。六式即指: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鹰捉、雷声;七拳则为头、肩、胯、轴、手、膝、脚并用,这七个部位可以随意击打对方;十大真形为龙、虎、鹰、鹞、熊、鸡、马、燕、蛇、猴,所有动作都离不开这六式七拳十真形。把把不离鹰捉,式式不离熊形,是心意门最基本的攻防战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