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物世界的干物族的生活
不难分析“干物族”是如何诞生的。周一至周五每天朝九晚五,工作时间整个人几乎全速运行,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套脱光,瘫软在沙发上。这就是“干物化”的诱因。你想想,仅剩半条命的状态,朋友约出街唱K去Club,心理承受得了体力也不支。于是“干物生活”能使你找回真正的自己,令人向往。
在家“干物化”一切你说了算
调查发现,OL从公司回来,踏进家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鞋子一甩,以3秒钟的速度将丝袜扯下,马上仍向某个地方。可见丝袜对女士们束缚多大,她们也承认丝袜让人感觉很不适,但公司有正装要求不能不穿。换上宽松的纯棉运动服,感觉如鱼得水。
身上的压迫感得到解脱,然后就是心理负担的释放。上班的时候被迫上枯燥的网站搜索资料,回家了可以将各个娱网一翻再翻,八卦到脚趾头;忽然不爽,随手抓起旁边的小毛熊一拳打飞到床尾,脚踏床边指着它大声疾呼,把早上老板的话基本复述一遍。再然后心血来潮,在某杂志上见到一间高级日本料理餐厅,马上Google找地图,不辞劳苦地转两次车到达目的地,一个人享受着刚才还在书上才看得到的滋味。
“干物时间”实际上是在充电
这里指的充电不是知识与思想修养的学习提高,刚好是其原意恢复体能。劳累了8x5个小时后,对身体最好的保养是睡觉。无时间之限制后,“干物人”的周末都睡到自然醒,通常上午10点过后。刷牙看电视,吃着泡面浏览论坛帖子,一晃两小时过去,又到午睡时间。醒来之后,又开始物色晚餐来源了。
就这样纯粹的“休息”之后,“干物族”已经为下周的工作做好准备。工作保证了,才能反支撑“干物化”的物质生活,因为“干物族”已经完全脱离依靠父母,最起码的租金都是自己双手赚回来的。
“干物族”不代表没有朋友
许多解读“干物女”的人都绝对地参考日剧女主角行为,甚至连细节都过于考究,认为必须如何如何才算是“干物”,会不会太过“原教旨主义”呢?拒绝聚会是“干物化”的基础,但不代表没有经常见面的朋友。
笼统地说,“干物族”不参加任何聚会,而一般人想到的聚会,多数是去餐厅吃饭、卡拉OK、桑拿泡寓Pub&;Club等,但其实HomeParty也算是一种聚会。这类住宅聚会不一定要有吃不尽的美食与热烈的气氛,两三个死党懒散地坐在地上看寂静无声的艺术电影,又或是拿着Wii remote手舞足蹈,饿了吃两口零食叫一个大Pizza上门。和朋友们一起“干物化”,一举两得。
“干物”也可以拍拖
原理很简单,只要两个人情投意合,齐齐默契不上街,在屋里各有各的“干物化”。合则玩,累则睡,一样保持了“干物行为”。同理,“干物人”不一定要独自居住,甚至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样样都行,因为还有自己的房间,那个完全属于个人的空间,照样可以不穿内衣,坐卧无姿。
“干物”虽说是新潮事物,其实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唯一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干物”行为的人不应被视之为“异类”,这种懂得自我减压的生活态度,值得人们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