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创始人是

梅惠志先生是全国武林界享有盛名的武术技击家,他辛勤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培育数万名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为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由梅惠志先生主抓的北京散打队是全国武术散打行列中的一支劲旅,著名散打运动员特警搏击教练杜振高连续8次获得全国、全军、全公安系统冠军。北京武警散打教练黄建福,连续11次获得国际和全国冠军。

首都北京是全国开展散手运动最早的地区之一。80年代初,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开始试点开展散手运动,在北京什刹海有一批武术的拓荒者,为散手运动的普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群人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被誉为北京散打第一人的梅惠志先生,在他的培养下,北京涌现出像:张新正、杜振高、马海松、李京华、陈顺强、杨广军、张力华、特学刚、李瑞东等几代优秀的散打运动员。

梅惠志先生不仅是散手运动的推广人,也是将传统武术同现代搏击结合大胆的尝试者。他同他的学生曾多次同传统武术进行过交手比试,对传统武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

梅惠志先生自幼练习过八卦、行意,后又学习过拳击,年轻时学习过中国式摔交,并成为北京摔交队的主要成员。退役后留在什刹海体校做摔交教练,70年代成为我国第一批柔道教练员。自从国家体委开展散打运动以来,他组成了全市第一个半专业的散打搏击队,并将武术、搏击和摔交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针对现在的散打王比赛,梅惠志先生感慨颇深,听说民间选手要参加散打王比赛,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梅先生是否看过散打王的比赛?

梅:看过,现在的比赛很精彩,除掉护具比赛更好看了,另外场上运动员的表演也不错,比如每个人都有绰号啦。其实护具早就可以去掉,当年北京队同泰国自由搏击比赛时,也不用护具。效果也很好。

易:现在散打王正诚邀民间高手参赛,您觉得这样的比赛会不会很精彩?

梅:我看不会,打起来说不定会很难看。

易:为什么?不是说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吗?

梅:有这种提法,但从以前的经历来看,民间拳手的水平很一般。80年和81年北京搞散手试点,当时民间参赛的人数有上百人,其中有八卦,心意,太极、大成,通背等拳种,比赛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剩练散手的了。民间武术的招数多,但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一上擂台就抓瞎。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比赛打得很沉闷。由个练通背的还不错,同散手能打在一起,但水平还是有差距。最后冠军都是体校的队员拿啦。

易:散手规则是否限制了民间武术的发挥呢?

梅:很多民间武术不服气,说不愿戴拳套,后来市体的摔交教练李保茹教练和他们很熟,就安排他们同我们体校的小队员进行徒手的交流,比赛前我们特别嘱咐我们的小队员:不许用重拳,不许用砸头的摔法,结果一两个照面民间的选手脑袋上起了个大紫包,比赛也就没法打了。民间的选手输不起,打不过就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头两年参赛的特别多,后来就没人来了。知道自己也打不了。

易:是不是北京以外,还有一些高人?

梅:都一样,我们的队员参加过85和86年的河南少林杯,87年的武当山擂台赛。当时的场面可热闹了,有拌成武松摸样的、有和尚、老道、拎佛珠的、穿长袍的。比赛前表演,那架势挺吓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出来了,可一上台打擂,裁判喊:‘预备—开始’,就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了。头两天民间的特多,过两天就剩散手运动员了。

易:您也练过八卦,您觉得传统武术有哪些不足。

梅:主要是训练方法和意识的落后,传统武术讲究的是口传心授,多是对方怎么打你,你怎么防式的说招说手,平时实战训练水平很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方边腿踢你,散手队员会一手格挡,一手反击。传统武术可不这样,他的先做一个云手,这样动作好看,可对方早就踢到你了。另外,有的拳种讲究什么螺旋力、三角力,每种都有几十种用法,说什么可以将人转着打飞,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我们同他们交流时,也就一个照面就分出了输赢,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迎击,没有什么神秘的。

易:民间不是还有什么铁砂掌之类的功夫吗?

梅:那些东西实际上用处不大,任何一个强壮的男士,训练一个星期,都可以做这样的表演。另外,搏击对抗中人是不断运动着的,哪会让你象打死沙袋那样硬挨着。一般人的拳头都很硬,打在头上都会让人受不了。所以硬功并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神秘。

谈话中,梅慧志先生谈到了很多传统武术的门派和某些武术家。出于对大家的尊重,并没有说出他们的姓名。他对传统武术的看法让人很感惊讶,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散手王接受民间挑战的比赛,也只能是商业价值大于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