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鼓浪屿文化印象

一直以来对于鼓浪屿的印象是,这是一个耻辱的存在,也是国弱被瓜分的缩写。尤其看到宣传标语居然堂而皇之将我们的鼓浪屿称为“ 女王皇冠上的宝石 ”,心里像吞了苍蝇一样难受。

可是,真正地走进鼓浪屿,了解每座房子的历史,并了解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后,却有了不一样的视野和感受。印象最深的便是,传教士的到来,确实为古老的文化注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

本土女作家詹朝霞便在《鼓浪屿故人与往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为厦门乃至近现代中国培养出卓越人才的传教士的故事。虽情况特殊,但是不少西洋人确实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并在当地开花结果。比如学贯中西的文学家林语堂、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等均受益于当时鼓浪屿的文化氛围。

虽然林语堂对培养他的寻源书院有颇多的微词,说教会学校不重视中文,不让看课外书,不让看孟姜女哭长城这样有趣的民间戏剧,连辛亥革命如此大的事件也全然不知,他甚至认为“ 中学教育是白费光阴 ”。

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而不惜“ 写残红叶入霞烟 ”,才知道闭关锁国,无异于在世界留下的是“ 无迹东风 ”,哪怕你对本国文化有再多的眷恋和温暖。而这种“无迹”东风下长大的人,总会害怕“西风渐系飞霜”,怎么可能了解并对付世界风云变化带来的“朔风狂”般的冲击?

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对于扎根鼓浪屿,造福当地人,甚至不惜海外筹款办教育和医疗场所的外国友人来说,因为远隔故里,不一定能够实现孟子三乐中的第一乐,可是明显能实现"仰 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和“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两种精神上的快乐。

因为有” 天地俯仰 ”的正气和“ 揽英才 ”的激情,这些文化的传播者即便遭遇过日本侵掠者的虐待,回首一生,一定收获了" 乐挂扶桑 "的欣慰。

当然,鼓浪屿的那种对先进文化的追求和接纳精神代代相传,因为有了前人的拼搏奋斗,即便 “疏星隐约 ”却能预见到第二天早上“ 晓来风色好 ”,晚上则“ 拭月明黄 ”的传承。

在轮渡口看到了鼓浪屿照片的今昔对比,不禁感叹时间的变迁,却因为了解了鼓浪屿新主人的故事,也为后继者所抒写的新鼓浪屿篇章而感动。

这当中除了一直传承下来的“ 悦鸿儒辩,比金经 ”的文化盛会,和“ 浸丝竹倚长廊 "的音乐飞扬故事,更有" 鹭隐白丁,抹地图 "的动人故事。

按《鼓浪屿词典》作者高渔所记载的,有位名震天下的大画家正在为八卦楼附近的一株大榕树画像时,有位老人凑过来问:

“您画的是这棵古树?”

在得到名家的肯定后,老人却一口气说了如雷震耳的话:

画家知道碰到“扫地僧”级的大师了,为之动容:“您老是……”

“无名老朽,姓名都快忘记了。”

……

这位老人便是教过70年画画的叶永年,他一辈子画鼓浪屿,一直都在画鼓浪屿……

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很多,有早年就声名远播的诗人,坚决要求把她的住所从地图上抹去;有专栏作家听到有人要为他立碑一笑而过;有即兴演出水平一流的琴师却在教堂当了一辈子的伴奏……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就曾写道:

也正如戴维·布鲁克斯( David Brooks)在《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 一书中所评论的:

“这些模型是内心世界的地图,决定了我们如何观察世界、为事物赋予什么样的情感价值、我们需要什么、如何反应,以及我们能够以怎样的精确度预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 锦帆饱去 ”,去领略“ 山海云长 ”的世界,并能够自由地在这个世界上“ 诗书宇宙文章 ”,为改变世界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① 写残红叶入霞烟: 源自郑虔三绝。《太平广记》卷二百八〈书三·郑广文〉“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因虔 诗、书、画皆精妙,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此处借指努力去鼓浪屿学习中西文化的学生。

② 揽英才、天地俯仰: 源自孟子的“三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

③晓来风色好: 源自卢照邻《至陈仓晓晴望京邑》"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④抹地图: 既可指宁愿当成隐者在地图上抹去住址的人,也可指涂抹“宇宙地图”在世界历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人。

⑤锦帆饱去: 苏轼《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三》“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此处借指出“海”向它国取经,能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鼓励。

⑥诗书宇宙文章: 源自林语堂先生给自己的评价“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白无咎的《折桂令·敝裘尘土压征鞍》格式填词,并已通过“诗词吾爱网”的在线检测。

2、图摄自福建厦门鼓浪屿。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

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5、自听了余秋雨先生关于《秋雨书院: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座后,不再纠结诗词后面的白话文是该起名为”创作背景“还是”诗词自评“。中华古典诗词是思想的礼花,后面的白话文则是思想的礼花引发的欢宴。也就是说中华诗词+现代散文就是士儿的个人标签。

6、以诗为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艾略特在一九三0年为约翰逊博士的《伦敦》和《人生希望多空幻》两首诗的合订本作序时写道:“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他们的感受性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改变表现的方式。很多二流的诗人之所以是二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那种敏感和意识来发现他们与前一代人感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词汇。”——告诫自己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更要有代表我们时代的语言。

7、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勉。

8、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

士儿

关心传统和现代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