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猪、豚、豕、彘等词有什么区别?
我们先提豕和彘。这豕和彘是我华夏最早出现在甲骨文的的文字。经过文字的发展,由上古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再由晚周战国的大篆到秦统一后的小篆,再由繁体字变成连体字。众所周知,我们华夏从古至今,很多文字都在变化,很多文字的意思也被更改。豕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意为猪的统称。彘和豕都在甲骨文里出现最多。彘比豕多了一支箭,意思就是甲骨文里的彘是指有凶性的猪,彘头上多一个牙,即野猪,所以彘也指被圈养驯服的野猪,即现代人认为的圈养猪或者家猪。直到战国时期,豕和彘才分化通译,彘是指被圈养驯服的野猪,有时也指野性未驯的野猪,豕则成为野猪的统称。当然,豕在上古先秦主要属于祭祀之用。如《尚书·周书·召诰》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如《周礼·天官·冢宰》曰:“牛夜鸣则;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狸;豕盲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蝼。”如《诗经·大雅·公刘》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到了西汉以后,豕和彘已经又被定义了,我们著名的汉武帝刘彻,他的小名叫作彘,刘彘,即刘家的小猪。如《汉书》曰:“凡言彘者,皆豕之别名。”在这里,豕是猎获的野猪,然后入牢圈养,于祭祀之用,所以豕是指祭祀用的野猪。彘则是指圈养用来祭祀的野猪,体型最大的,也指圈养被驯服的野猪。
因为豚和彘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孟子·梁惠王上》中说:鸡豚狗彘之畜。如《说文解字》中说:豚,小豕也。在这里,豕是指圈养的野猪,豚就是体型小的猪。接下来,我们谈谈猪。这个猪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左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作,然后那时叫做《左氏春秋》,从秦朝起,华夏文字全体篆体化,到了汉朝则成为主流的汉字,就像国民时的文化全面简体化,到了现在,简体字成为主流的汉字。如西汉的毛亨《已经注》曰:“豕,猪也。”如西汉的扬雄《方言》曰:“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如《左传·定公十四年》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娄猪即母猪,艾豭即是公猪,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先秦时期,猪是贬义词,指臭、丑、蠢、笨、好吃、爱睡,猪字只在战国时期的左传和估训中出现过,写作“猪”字,是繁体的豕者,直到西汉才口语化,即贬义词。而豕才是中义词,泛指野猪和圈养的野猪。要注意,在战国之前,豕分圈养的野猪和未圈养的野猪,没有我们现代的家猪这个意思。在战国之时,才开始出现饲养和供食的家猪,取名为猪,写作[豕者],意为煮,也读作煮,据说猪这个发音就是这么来的。再后来,大概是北魏朝时期,现在的犬者,即繁体字反犬旁的猪,这时因为生产力大增,猪可以当成家狗一类,成为家猪。这时,[豕者]和[犬者]这个俗称已经定指家猪,驯养了无数代的家猪,或指无野性的家猪。最后提一下日本从华夏隋唐时期学到的汉字文化日本的猪,指的是野猪。日本的豚,指的是家猪。[豕者]猪字在东汉开始普遍化,豕字和彘字开始销声匿迹,很少使用,豚在南宋开始消失。是到了明朝时,明皇帝因为猪与朱谐音,就不让百姓使用猪字,不许叫猪这个发音,而改用豚和彘,据说也叫肥肥。所以豚在明以前,指的是野猪、圈养的野猪、祭祀的野猪,从明开始,豚代替猪字。豚是指小猪,包括小型野猪和小家猪。彘是指入牢圈养的大型野猪,包括未驯服的野猪和被驯服的野猪,也可以看成家养猪。
所以彘是指大猪,不是指长大了的猪,而是体型巨大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