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最早的八卦风筝
导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杨家埠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年画齐名,位列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内的一个村,杨家埠木版年画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经过数百年不断的传承创新,木板年画已成为寒亭区乃至潍坊市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简介
杨洛书,1927年出生,山东潍坊寒亭区杨家埠人。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杨洛书出生在山东潍坊杨家埠, 是当地百年画店“同顺德”的第19代传人。年 画世家出身,耳濡目染,杨洛书从小就迷上了年画,他7岁开始摸刻刀,14岁时就跟父亲学着印年画,17岁进作坊学徒,父亲见他天资聪慧、虚心向学,又对年画情有独钟,20岁时开始教他刻版。25岁时的杨洛书已熟练掌握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的全过程,对刻版尤为擅长, 他独创“刀头具眼、指节灵活”的雕刻口诀,其作品令人叫好称绝。30岁时,杨洛书接手同顺德画店。
杨洛书总结杨家埠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大红大绿,色彩很鲜艳。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分为几个部分, 头一道工艺是起稿画样,画出样稿;第二道工艺是雕刻木版,都选梨木,经过锯、刨、铲等一系列工序,再用刻刀进行雕刻;第三道工艺是手工印刷,杨家埠印刷年画一般都用宣纸、毛边纸进行印刷。
⑴曾经的辉煌与衰败
92岁的杨洛书作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第19代传人,亲眼目睹了杨家埠年画的繁荣时期。当时杨家埠有3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印年画 。每到年关,四面八方的客商聚集到杨家埠,像“门神”“灶王”“财神”等年画都供不应求。
不过,后来杨家埠出现了机器印刷。机器印刷产量高,虽然质量不如手工制作,但存在一定市场,给手工制作的年画带来不小冲击 ,不少年画艺人为了生计,卖掉手里的 木版 改行了。
杨洛书本着传承和保护的原则坚持了下来,他还从别人手里买了不少老版,如今他已收藏2000多套木版,其中部分木版成为孤版。
⑵推出木版年画挂历
改革开放后,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复苏, 传统年画又成为了人们怀旧以及收藏的对象 ,吸引了不少国内艺术爱好者的关注。作为杨家埠最资深的年画艺人,杨洛书也开始忙活起来。
他精心制作《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画册。他想以“水浒人物”为突破口,要将梁山“一百零八将”全雕刻出来。
但是梁山“一百零八将”没有原图,又结合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头大身子小”的特点。 如何设计很符合现代人物的审美形象?这些都是需要他去考虑的地方 。
①实地考察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就是专门赴梁山遗址实地考察 ,因为当时杨洛书的年纪很大,眼睛看东西很吃力。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图纸上画好方格,然后他自己在拿着放大镜在图纸上画出图。再加上自己日常对原著的揣摩,还有进行搜集了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 他还花2.5万元买了一卡车梨木,想要一次性把“一百零八将”的创作出来。
⑴年画《 水浒传 》的完成
印制一幅年画,一般需要雕刻5块画版,包括1块线版和4块套色版,“一百单八将”要雕刻出540块画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其间数次更改画稿,杨洛书终于完成了这项大型作品, “一百零八将”在香港回归前夕问世,成为迎接香港回归的一份厚礼, 实现了他的夙愿。
⑵积劳成疾
几十年刀耕不辍, 杨洛书的五根手指中有三根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状态 ,他的指节始终肿胀,鼓这三个手指每个都鼓着一个大包。
杨洛书说“平时刻的都是硬木,你得把刻刀插在木头里,让刻刀在木头里走,必须得用气用力,不然刻不了,70多年我都是这样用力,所以 骨头在刻画的时候已经变形 。” 常年作画给他自己带来无尽的伤痛和劳损,让他的腰变得佝偻,颈椎压迫他的血管。
有一次,在刻板的时候,他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醒来他被医生要求停止一些劳作。尽管如此,一旦他握上刻刀,刻刀就能在他手中灵动飞舞。
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修炼,杨洛书制作的年画既秉承传统,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韵味十足。
后来,杨洛书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杨家埠木版年画展”上, 进行了刻版、印制年画表演,备受欢迎,被当地媒体称为“中国年画王”。
从日本回来后,杨洛书潜心默默创作四大名著。他在雕刻《西游记》88套年画 ,打破了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单一人物造型为主的传统模式,每个画面都有五至八个人物,以山川、河流、风云等作背景,并配以20字-50字的说明。
所以,《西游记》一***刻版440块,累计雕刻了三四千个人物、近5000字的蝇头小楷,成为了年画中的珍品。之后,杨洛书又刻画了《三国人物》《红楼梦》等作品。在 他近年刻制的一套《历代帝王全图》画版,用宣纸印成年画可达一尺多厚,这套画版目前在全国绝无仅有。
杨家埠木版年画曾遭到重创,很多古版被销毁,作坊大都关门停业。当时砍了不少版,把父亲心疼坏了,他就偷偷藏版。 杨洛书冒着危险把150余块明清时期的画版包裹好,埋在猪圈里、地底下,这才将这些老版保存下来。
杨家埠现在印制年画的画版,有三分之二都保留在杨洛书的手里,他珍藏至今的1000余块画版,已经成为了孤版。1993年,杨洛书老人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50余块明、清画版 ,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经专家考证,其中一块刻于明朝弘治年间的画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年画画版之一 。
杨洛书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将历史上杨家埠年画已经失传的画版全部集齐,让世人都知道和了解杨家埠年画。
但是,有一天,杨洛书在整理画版的时候,发现有一块“三灶王”的老版丢失,因为年代久远,而且还需要考虑以后保存的问题。
但是,杨洛书却有自己的办法,因为他保存着一套以植物为原料的一整套颜色,可以重新雕刻,上色。
树叶有话说
现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经过不断地传承、发展和创新,已成为寒亭区乃至潍坊市的靓丽名片。近年来,寒亭区依托杨家埠木版年画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打造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设置了木版雕刻作坊、年画博物馆等36个景点,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同时,寒亭区还打造了风筝年画特色商业街,依托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东侧的渤海路,建设集风筝年画生产、制作、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商业文化街,带动风筝年画产业不断发展。
2002年,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艺人们受到的最高荣誉,杨家埠木版年画也从此走出国门,名扬海外。杨洛书等一批又一批的年画艺人们,不断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做着努力,创作到底。
从潜心学习年画的那一刻开始,杨洛书便下定决心,既然学习接受了老一辈的手艺,就要世代传承下去,绝不能让杨家埠木板年画消失。如今,杨洛书制作、创新、传承年画已经70余年了,年画就是他的毕生事业。说到这样,杨洛书自豪的说,“我一辈子从未从事过其他职业,坚决要将年画技艺传承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