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
居家办公的日子忙里偷闲,终于拔草了一部剧——《人间四月天》,这部剧是关于徐志摩的,之前和普通人对他的了解一样,无非是朗朗上口的几句情诗,和有点传奇色彩的爱情悲剧。看了这部剧,对他的认知自然也丰富不少。
曾经一度极喜欢民国文化,喜欢民国那些美女、才女,民国文化圈里的奇闻轶事,追他们的八卦,所以徐志摩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早就耳熟能详。
电视剧的选角也极其用心,可以说都选到我心坎里了。黄磊饰演的徐志摩才华横溢,浪漫多情,周迅饰演的林徽因不用说自带灵气,刘若英饰演的张幼仪沉稳内敛大气温柔,伊能静饰演的陆小曼果然骄纵,后面几集看得心塞塞。
很少看到这样的文学剧,为什么称为文学剧,是因为这部剧不仅有独特的语言艺术,也重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文化,人文底蕴,更是对美的体现。
好多次当徐志摩的诗吟诵出来的时候,配上悠扬的bgm,就感叹太美,意境太美好了,而且台词对话也极耐人寻味,有文化的人之间自是没有一句废话,而是更多的心灵相通,又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克制。
1、
说到这,就先提 林徽因 吧,总的说来那个年代的美女是少数,美女又有才华的更是少之又少,林徽因长相属于秀气的类型,灵性也是自带的,就像剧中徐志摩说,徽音感性和理性兼备,所以她一定可以陪伴梁思成在建筑艺术上面有所成就。现代人有些对林徽因有些不堪入耳的评论,说她“白xx,绿xx”,人们更加推崇张幼仪这样独立自强胸怀宽广的女人,我只觉十七八岁的林徽因憧憬爱情爱慕徐志摩也很正常,毕竟徐志摩唯一的儿子都说过,如果父亲能活到九十岁,照样还有很多女人会追求他。但是她毕竟是清醒的,道德和爱情之间,她说选择道德,因为无法承受良心的谴责,她向他承认她的传统和怯懦,她虽受西方教育,喜欢看人家冒险,但自己却不敢冒险,只想求得心灵的一份平静,因此踏实可靠的梁思成才成为她最终的选择。
徐志摩得知林徽因要陪伴梁思成去国外读书,因无法接受,他选择先行一步,和泰戈尔一同去日本,在送别的火车站,离别林徽因,徐志摩突然泪流满面,他是个不放弃爱情的人啊,可是终于到了他抓也抓不住,不得不放弃的一天。在车厢里,泰戈尔看到失神的徐志摩,用一句话来给他疗愈,这句我现在都记得!泰戈尔对他说:“爱是给予,所以你从来不曾失去”,天啊,就是普通人也当即被疗愈了,何况这句话正中奉爱情为圭臬的徐志摩的心。
当陆小曼他们回到北平,徐志摩也在梁启超的病房里与他们相见,彼时的他在与陆小曼的婚姻中频频受挫,他虽依然爱他,但这份爱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理解。
2、
陆小曼 ,这个剧中我对她没有什么好感,真实中应该也谈不上,徐志摩冲破礼教束缚后的婚姻并不如意,我觉得大部分和陆小曼有关,可偏偏又是他自己的选择,旁人他还看不上。他们冲破礼教束缚的结合,正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同点——不做外人看来“正确”的事,,凡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林徽因看徐志摩看得清楚,徐志摩看陆小曼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只凭浪漫的意念生活,宁愿痛苦再次心碎也不要放弃千疮百孔的爱情,这就是徐志摩,可惜陆小曼不配合啊,剧外的我真希望陆小曼早日回头是岸,不要让徐志摩的爱情这么坎坷,因为他的确如林徽因所说,是个单纯的人,内心还保留着纯真的人,虽然不入流,自私也没有责任感,但是这些词汇放在他身上,确又显得格格不入,因为他是徐志摩。
3、
最后说 张幼仪 ,我对她充满敬意,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虽然她也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受的毕竟是传统的中式教育,和林徽因受的洋派教育不能相提并论,而她成了徐志摩这几段感情里最无辜的人,她也是传统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出国有孕在身被丈夫在异乡抛弃,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但是她熬过来了。且能在之后淡然地面对伤害她至深的人,还能替他孝敬父母,为他解决生活麻烦,这是一种怎样的爱与勇气,她毕竟不是寻常人家里的女子,之后更是凭着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商界打出一片天下,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了。
4、
再随便聊几句印象深刻的,剧中胡适说徐志摩“内心是君子,行为是流氓”,让我一下笑喷了,感觉再贴切不过,徐志摩的形象也更加立体可爱了。
还有关于陆小曼的前夫王庚,弹幕上都在夸这种男人好到不行,怎么个好法,用王庚一句话来让大家自行感受,这是他说给陆小曼的,陆小曼哭闹要离婚,甚至做过让王庚很下不来台面的事,他却在和他们***同的圈中好友们一起吃了饭后,诚恳地跟陆小曼说:你在婚姻里不幸福,我有责任,你和我离婚,不幸福,我还有责任。观者涕泪。
这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话吗?剧中还有很多经典台词,这些意味深长充满独特魅力的文字描述,呈现了这样美的一部文学剧,给我们以美和浪漫的感受。
这个四月,庆幸看了这一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