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古侗寨在哪里

鼓楼当你步人庚辰侗乡,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村寨都有鼓楼、甚至有的一寨多座。庚辰全境现有各式鼓楼26座,多建于寨子中央或寨旁,它既是聚众议事的政治中心,也是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自古至今都是各村寨百姓自愿投工、募款和献料修建的,鼓楼整体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榫衔接,不用一钉一铆。鼓楼是以楼冠、楼颈、楼身、楼座四大部分构成。它酷似巨杉形象,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对称均衡和谐的统一体。在结构上,圆与方,垂线与弧线,檐方与翘角,边柱与中柱、副柱之间,穿枋纵横交错,组成各种几何图形,错综复杂,变化无穷,但没有丝毫的凌乱之感,而是错落有序,体现出多样性统一的和谐美,今存于庚辰各村的鼓楼造型有以下几种

类型:

厅堂式、干栏式和宝塔式,而以宝塔式居多,如坪稳、下宅、坪寨、吉大、双斗、中步等村寨的鼓楼属于这种类型。

下宅村永顺鼓楼:位于庚辰下宅村,始建于清末年间,1998年复修,占地面积30平方米,平面构成为正方形。鼓楼通高12米,三层以下为四角,上四层为六角。

吉大富坪鼓楼: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25平方米,鼓楼高12米,三层以下为四角,上四层为六角。它既是聚众议事的中心,又是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双斗鼓楼:又名和谐楼,位于庚辰双斗村,始建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005年复修,占地面积20平方米,平面构成为正方形。鼓楼通高12米,一至二层为四角,三至七层为八角,四根主柱至第三层支撑主楼屋顶面。十二根衬柱至第二层承担二檐挑柱。出跳翘角。据当地老者介绍,四根主柱代表四季,十二根衬柱代表十二个月。楼前,有一寨门连接,更显其典雅与端庄。

路塘河边鼓楼:建于清乾隆年间,该楼原来为三檐庑殿顶,咸丰年间维修时改为三檐攒尖顶。该鼓楼位于本村寨河边,鼓楼的一楼原是进路塘小寨的大门,有十多级大青石台阶,过去安有两扇大门。因为原来通往梓坛、坪坦的大道从陇城沿河下来,在这里走跳岩过河到鼓楼下,再沿河往下游走。现在改走公路,所以寨门也就没有了。二楼是鼓楼厅堂。鼓楼占地面积60平方米,平面构成为正方形。鼓楼通高7米,一至二层檐为四角,三层为八角,为厅堂式单层建筑。

坪寨荷木鼓楼:坪寨荷木鼓楼位于坪寨村西头,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荷木楼”故名思意,他的结构从大的柱子到小的椽皮全是荷木,为干栏式鼓楼。一楼为寨门,二楼是群众聚会、议事、休息的场所,顶部为歇山顶,楼高7米,据长者介绍,为防匪患,民国七年(1918年)曾在这里同周保成土匪进行过-战。鼓楼内枋上镌刻着“烟云连草树星斗”,挂有“焕乎文章”匾牌,使鼓楼显得更加典朴端庄。

坪寨喜文楼: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岁次(1706年),历经五甲子二次灾难,第一次迁至“奶奶”庙百步之隔。解放后1963年冬重修取名为“东风楼”。后县有关部门亲临参观,明确此楼是文娱活动中心,建议更名为喜文楼。

平稳村鼓楼:平稳鼓楼坐落在上边团寨,高9层,占地面积80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年(1891年),至今有116年。

陇城寨中鼓楼:陇城寨中鼓楼,始建于大清同治二年岁次癸亥年(1863年),至今已有144年历史。鼓楼座于天鹅的左翅膀上,占地面积80平方米。鼓楼由正楼和门楼两部分构成。正楼呈四方形,楼高8米,为二檐歇山顶,四根中柱全是合抱的荷木。一楼悬空,是进村的道路,路从西面经楼下穿过,至鼓楼东头上十八级青石台阶到鼓楼坪。二楼为鼓楼厅堂,周围东、南、西三面齐腰设供人休息的吊脚平台,平台上安有栏杆。鼓楼北面正中建有一个一檐歇山顶门楼,将鼓楼和楼外的青石坪连接起来,和青石坪边的戏台、学堂形成一个整体,使这里成为全寨的聚会和娱乐中心。过去凡是村寨中过节唱戏,或迎接外村来的乡客,乡客走子午八卦、多耶、赛芦笙、“抢客”都在这里进行。鼓楼门楼正中,也就是十八级台阶的顶部,有一块大青石板,石板上刻有一匹马,称为“白马”,是专为乡客走子午八卦准备的。凡是鸡尾客,进寨后就由身披红毡、手持罗盘雨伞的乡客头客在此踩堂走子午八卦。据说,如果头客不会踩堂,就会被“白马”所踢,以致神智不清、指挥不灵,所带的芦笙队就会脚步不整、吹奏无章。

上宅鼓楼:上宅鼓楼坐落在路傍寨边的河岸上,又名旱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今有170年历史,此楼上可聚会歇凉,下可出入通行,也是防守寨门。

牙大村鼓楼:牙大村鼓楼是座落在牙大村寨的寨子中间,名曰开基楼,建于清朝光绪六年(即1880年),是一座依山傍坡四层青瓦半宝塔式、厅堂殿式吊脚楼鼓楼,整个鼓楼高为10米。在厅堂中往东南眺望,峰兑山、八斗坡、盘墓山及牙大溪旁的大片水田尽收眼底。其建筑构造为中间有一人抱不完的4根中柱撑着楼顶,四周12根边柱撑着四周偏厦楼顶。4根中柱她代表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4柱4块串枋上写有字,12根边柱代表着一年12个月围绕着春夏秋冬。楼顶主梁枋中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整个楼层不用一钉一铆都是柱坐枋,枋串柱,一层套一层,层层青瓦移进缩小向楼顶。成为半宝塔式厅堂殿式吊脚楼鼓楼。楼层因其是依山傍坡吊脚楼,一楼是一半楼板一半泥土。在民国时期及1958年至1964年都曾在此办过学堂。二楼为楼板式厅堂,与寨中中间青石坪平起,北面为封闭式木板墙壁。西面为大门,东、南为145度斜面木板栏杆式板壁,板壁拦腰安上长条板凳供人们乘坐,是人们容聚会乘凉、-议事、聊天畅谈为一体的厅堂。鼓楼从建成起,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雄壮地耸立在牙大村中央。

风雨桥风雨桥又称福桥、花桥。因庚辰溪河多,故侗族人民逢水便架桥。风雨桥是由大青石砌成墩台,桥身全是木质结构。由桥身、桥廊、桥亭组合而成,多采用伸臂托梁的办法,解决了桥的跨度问题。风雨桥建于水口,连接两岸龙脉,桥面铺木板并建桥廊,廊内下游一般都封板壁、中间建神庙以“聚福”,故称“福桥”;桥廊两边檐下的板壁上绘有人物、鸟兽等彩绘壁画,故称“花桥”。桥廊上盖青瓦,并插建若干座多角宝塔形的楼亭。庚辰村寨***有各式风雨桥15座之多,其中“济众桥”、“文星桥”、“观月桥”三座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著名的还有中步接龙桥、下宅回龙桥、坪寨南临桥等。

中步接龙桥:中步村接龙桥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被洪水冲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就地重修,供人休闲。桥头石礅及桥梁上雕龙画凤,桥两侧檐板上还饰有彩绘《西游记》、《三国》、《水浒》、《封神榜》等神话故事。全桥结构严谨,精致典雅。1969年“文革”中被毁坏,1988年群众捐款修建水泥路面桥,原桥上有对联一幅:

长桥卧龙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度步,

危墩峙水风吹浪打几曾父老关心。

中步一桥:又称“济众桥”,是梓陇河流经中步的第一座风雨桥。始建于清代,1951年重修。该桥为二孔托梁式木桥,全长29米,宽4米。两头和中间桥墩用青石砌成,梁木由19根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杉木组成,桥面铺木板,上建9间桥廊,两边配有栏杆和长凳,栏杆外有一青瓦小檐,廊上盖小青瓦,为歇山顶。桥东头建一歇山顶桥亭。整座桥为全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济众桥”于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步二桥:又称“文星桥”,是一座人畜分道桥,位于中步村东头,飞架于陇梓河面上。该桥始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后被洪水冲毁,于1949年重修。桥长20米,桥面人畜各行其道,人行桥面宽4米,畜行桥面宽1.4米,人行桥面和畜行桥面落差30公分。桥廊两边建有栏杆并设置长凳,供路人纳凉歇息。那些牲口一年四季晨出暮归,从不跨越“雷池”半步,而习惯地走其畜道。桥墩用大青石块垒砌而成,桥身用老杂木伸臂托梁架设,桥廊上铺木板,上盖青瓦,为歇山顶。桥结构复杂,古朴庄重,作为人畜两道的风雨桥,在侗乡山寨是少有的,它是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智慧的结晶,是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这是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一大贡献。“文星桥”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月桥:位于路塘村下游,建于大清康熙年间。因当年暴雨和山洪爆发,把路塘村脚四道便桥全部冲毁,民众出行极不方便。是时,朝廷派官员下乡探访民情,查访灾情,遇上路塘村人正在小河上修路架桥。这时朝廷官员便说:“你们这些老人,功德无量,为方便行人架桥修路,我代表朝廷对你们表示感谢。不过你们架这些桥都属临时性的,要架就架永久性的才好”。老人们说:“我们这山区很贫困”话尚未讲完,那位官员随即叫随从人员拿出50个元宝给寨佬们,就顺路而去。寨佬们当时也忘记问其姓名。这些寨佬得50个元宝之后,又在群众中捐资,就将溪上原架设的便桥改建了三渡风雨桥。一渡称“回福桥”,二渡称“官爷桥”,三渡称“永兴桥”(俗称“通汉桥”)。“官爷桥”就是为了纪念朝廷官员而得名,为二孔桥,中间的桥墩以垛子岩砌成,但桥梁却是整根梁木直达对岸,两头和中间以木头托起,十分牢固。桥面为木板,上有三个桥亭,中间的桥亭为五檐钻尖顶,桥亭内靠下游设有神台,神台内摆设有关公父子木雕像,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公磨刀日)人们都前来祭拜;两头的桥亭为三檐庑殿顶。三个桥亭和桥廊连为一体。次年,该官员再次来到桥上时,已是黄昏时刻,寨佬们正想收工,一官员说:“你们修好了三座桥,功德无量,为民众做了好事,你们看,现在月亮出来了,此地正好观月。”故“官爷桥”又称“观月桥”。七十年代初,陇梓公路动工,三座风雨桥均被拆毁。1982年,路塘民众捐资投工,仍按原样重新修建此桥。“观月桥”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坪寨南临桥:坪寨南临桥,始建于清代年间,原架在“孟旋三”,因被洪水冲毁,到1901年移上数丈处,至1993年复修,并将垫桥木改建成水泥拱桥,至今156年。2007年,民众再次捐资改建此桥,在原桥面的基础上新建桥廊,并新建一座横跨龙塘溪口的全木结构抬梁式桥梁与之连接,两桥相连成约120°角,使该桥成为侗乡少见的一桥跨两溪的立交桥。

下宅迪龙桥:该桥座落于下宅村西北陇梓河下游,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为二孔抬梁式木构廊桥,全长43米,桥上建廊13间,廊上盖小青瓦,三个桥亭,中间为五檐攒尖顶,两头桥亭为三檐庑殿顶。

桥内建有三个神台,中间是关圣台,右为判官台,左为土地祠,都摆有木雕菩萨神像。桥廊两边是木栏杆,配有供路人歇息的板凳,栏杆外配小檐。桥内檐板上画有《三国》、《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彩绘。1994年,维修该桥时,将抬梁木换成二孔水泥拱桥。

寺庙

路塘村飞山宫:路塘村的飞山宫,始建于大清嘉庆十年(1806年),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该寺-用青砖砌成马头墙,寺内为木质结构殿堂。殿堂分为两层,里一层是殿堂,殿堂中央摆放杨再思兄弟数人木偶塑像,楼台四周都是雕龙画栋,并挂有“英灵精苍”和“神恩广济”两块匾额。外一层为灶房和储藏室。殿堂两端有财神菩萨和七个童子倒神菩萨。庙内设有一面大型皮鼓和一个钢铸大钟。殿堂中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杨公坐高堂慧眼上下惩恶邪”,下联是“将军镇家帮挥手左右扶善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即杨再思纪念日,当班者敲响大鼓和钢钟,杨氏寨老和小孩就备办祭品到飞山宫去祭拜,以求祈平安。

坪寨村三台宫:位于坪寨村东头,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是祭祀夜郎竹王的寺庙,和侗族地区的“竹王官”、“三王宫”、“三王庙”等为同一类寺庙。该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大门两侧有一对用青石精雕细刻的石狮,非常威严。大门为青石门柱、门方,柱上刻有对联一幅,上联是:“得道在南沾骏惠”;下联是:“降神维岳披鸿恩”。上方正中嵌有“三台宫”三个大字的青石板。进门为十二级青石台阶,宫内由四十四根粗大的圆柱支撑,分上下二个大厅,上厅为活动场所,下厅(台阶上方)为戏台。旧社会此宫为村社活动场所,村内重大事情在这里商定和办理。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节日文化活动中心,每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庙会等,大戏(桂剧)、侗戏都在这儿上演。每逢那时,戏台下人头攒动,四乡八邻的群众都云集这里,那戏常常演到深夜,观众也饶有兴趣地观看到深夜。后来,由于“文革”原因而被拆毁,现在仅存大门两块青石柱和“三台宫”的碑刻。

中步村南岳宫:南岳宫座落在中步村头的东北方,是一座古老的砖木结构四合院,总占地面积136.9平方米。走过中步桥,就是南岳宫正门。正门为方形石柱砌成的,两只雌雄石狮威武地匐踞于正门两侧,门的上方正中书有“南岳宫”三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银光,炫耀着南岳宫的繁荣昌盛,向人们陈述多少个神奇的传说。走进正大门,就是一个满院青石板铺砌的天井式三级石阶庭台,把上下正厅分开,形成一个别具风貌的小天地。巨大的金钟皮鼓高悬于天井内檐上空,是为敬奉神灵而设的幕鼓晨钟。上厅中间的两根原木柱子上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成道在南,横扫妖魔行通大”,下联为:“封神号岳,扶持正义道德高”。小天井内檐就是高大雄伟的正殿,三座神龛金碧辉煌,正中大殿供奉的尊神,就是忠静大王,神位上书-写“赤子千秋沾雨露,庶民万代沐鸿恩。”据传忠静大王系西周西岐人,姓崇名黑虎,在护周伐纣中战功赫赫,后敕封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因此,庚辰黎庶奉为至尊。供台上的香火升腾,一缕缕清烟缭绕着碧空,宫中的忠魂似乎已升入仙境,漫步天堂。再加之宫外小河轻唱,潺潺的流水声如欢快曲调,那丝丝缕缕像音符连接而成的气息,却兀然而至,旋律优美动听。河岸上桃红柳绿,佳木异竹,垂杨相荫,掩映着这座古老的宫院。来往行人目睹繁荣之景,留下无限遐思,令人留连忘返。南岳宫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精工细腻,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也曾为庚辰的人们广施益举,普结善缘,在陇梓河泮上镶上一颗闪耀着古典文化之光的明珠。

中步村云霞寺:云霞寺座落在基门稼山腰,距中步一桥约二百米,寺前溪水环抱,寺后佳木异竹,垂杨相荫,寺内供着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像,其中释迦牟尼身高0.4米,显出慈眉善目的姿态;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面呈现慈祥的神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从四面八方来云霞寺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年的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此地更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香烟弥漫,灯火辉煌。

凉亭侗族人民崇尚助人为乐,深知肩挑背负、爬山赶路人的艰辛,于是在山坳、路旁、井边修建凉亭,供行人歇息和避风躲雨。还有人在凉亭里挂上草鞋,以供行人换穿;备有凉水或凉茶,供过路人饮用。侗乡素有“三里一井,五里三亭”的行善风俗,庚辰全境现有凉亭79座。

陇城凉亭:位于陇城村境内209国道旁“塘坪”,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21年)。亭长4米,宽3.3米,亭两边设置长凳,供路人纳凉歇息,亭边有一口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