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三国演义》(38回)

#三国演义#

D22

这一回剧情实在是太丰富了。

人事变化:

诸葛亮定三分,决定出山。

孙权的弟弟孙翊被部将所杀,孙权的母亲吴老太“言讫遂终”。

甘宁离开黄祖奔了孙权。

故事发展:

刘备主场

刘备精心准备的第三次赴约,终于“(诸葛亮)昨暮方归,将军(刘备)今日可与相见”。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张飞一再的表现与他暴躁的形象十分相符,关公倒是“再三劝住”,这种细节化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面对刘备的耐心和重视,诸葛亮也是隆重对待。“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二十七的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接下来就是经典的“定三分”。用诸葛亮的话总结为“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一句话,战略和战术都一举包含在内。可惜的是,“然后”终究是失约了。

刘备内心不敢言表的想法“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诸葛亮也以“天命”给了安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经过再三推辞和刘备的“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终于表态“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自此开启了诸葛孔明的时代。

孙权主场

自孙权承父兄基业以后,“广纳贤士”,已“称得人之盛”。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吴老太组织张昭、周瑜商讨,意见仍出现分歧,最终从的是周瑜之言“谢使者,不遣子”。为日后的三足鼎立立下基础。

孙权的弟弟孙翊,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和张飞的一点很像,“性刚好酒,醉后尝鞭挞士卒”。因为这一点被部下“***谋杀翊”,孙翊“美而慧”的妻子徐氏用占卜也没就得了一意孤行的孙翊,最终孙翊被边洪“抽刀砍死”。这些在这乱世中实在不值一提,值得说是这位“美而慧”的妻子徐氏。文中到现在出现可圈可点的女性人物除了孙氏吴老太、徐庶母亲之外,徐氏绝对是一抹耀眼的亮色。

“庸臣从贼众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说的就是这位徐氏。在丈夫被害,“家资童婢尽皆分去”,自己还被要挟“汝当从我,不从则死”的情况下,“诈许之,以安其心”。然后密召丈夫心腹旧将,一面“差人星夜报知吴侯”,一面“设密计以图二贼”,当“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徐氏已杀妫、戴二贼”。“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

再来看看孙氏吴老太的临终遗言,和孙策的如出一辙,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交代的停停当当,“言讫遂终”。不得不再一次佩服江东孙氏的家风,再次反观正在闹家斗的刘表和已经闹散了的袁氏,这位吴老太是孙氏家风传承的关键。

孙权失了弟弟去了母亲,但将士上来了甘宁。甘宁先是投的刘表,“见表不能成事”,在投江吴的路上“却被黄祖留在夏口”,但黄祖“待宁甚薄”,又抱着“宁乃劫江之贼,其可重用”的狭隘思想,使得甘宁“欲投江东”。甘宁来就建议孙权“宜先取黄祖”,“再图刘表”。孙权赞赏“此金玉之论也”,遂“征讨黄祖”。

八卦:

诸葛亮给弟弟诸葛均嘱托“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不知道诸葛亮最后是否还记得自己对弟弟的嘱托?

吴老太所言“长子策生时,吾梦月入怀;后生次子权,又梦日入怀”。

阿淼写于202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