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道教?道教和道家有区别吗?
道教道家和儒家的关系到底如何?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是三点,道教和道家的关系,道教和儒家的关系,道家和儒家的关系。
第一点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在许多人眼中是割裂的,认为两者没有关系,认为道教是打着道家旗号的迷信。但你如果从道教的传承来看道教,你会发现道教很早就有,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问道广成子,摆脱不了道教的痕迹,夏商周时期,包括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其实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天子受命于天,天子在行使宗教的权利,整个民族都是以道教为宗,包括祭天地祖宗,也就是所说的敬天法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是替天来管理这片土地,这个天,就是道,这个天子,就是道德代表;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汉代之前,任何人都是道教徒,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宗教,天子便是道教的掌教,代天宣化。
(黄帝问道广成子)
第二点道教和儒家的关系,历史上道教和儒家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者为两汉魏晋,此时道儒难分!所以这时有很多大儒写玄学著作,如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写的《春秋繁露》,《陋室铭》里西蜀子云亭的扬雄写的《太玄》,有许旌阳,王羲之等著名道教徒为官;第二个时期为科举考试后到唐朝灭亡,此时儒家对道教的态度很好,对道家思想也平等看之,在唐朝甚至有以道家思想取士的科举考试;第三个时期在宋朝之后,朱程理学让儒家成为道德神学,此时的儒家对道教开始产生一种不屑一顾,但须控制的态度。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
第三点是道家和儒家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在独尊儒术后就逐渐成为学术禁区,儒生眼中至圣先师不能有师父,哪怕他去找老子请教过两次都不行!在民国时这种禁区没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认为道生儒,鲁迅《故事新编·出关》一文中,孔子经常找老子请教,但懂了之后就不要这个师父了,甚至要谋害老子。无独有偶章太炎也有这种看法,他的《诸子学略说》中有:“老子以其权术授之孔子,而征藏故书,亦悉为孔子诈取。孔子之权术,乃有过于老子者。孔学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老子害怕关龙逢之事就跑了。(关龙逢者为后羿之徒,也是杀死后羿的凶手)
后儒家在战国末期再度融合进一步发展的道家学说出现了法家,其特征是孔孟之道的性善论变了,荀子为儒家大师提出了性恶论,他的徒弟韩非子和李斯皆成法家之人。后世司马迁给韩非子列传为《韩非老子列传》,更评价韩非子是:“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近代以来,对道教和道家的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地山先生就是一位著名的研究者。他认为,道教的来源虽然驳杂,但发展到成熟时期,它的思想理论尤其是玄学方面几乎全部来自于道家。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对世界的认识和自身追求等的理论建设上,这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基本上可以等同而论。也就是说,道家和道教的信仰基本上是一样的。
那么这二者信仰的究竟是什么呢?
信,诚也,仰,举也,信仰就是真心诚意地相信一件事物并实践它、推广它。二者相信这世间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便是清净无为的大道。这个大道是道士们和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并且将之作为工作、生活的依据。人们可以通过平日里的修炼得成大道,与道融合。不过,二者在得道上的结果——长生久视上说法不同。
于道家而言,长生久视就是享受生命、寿终正寝,与此同时,他们认为,只要这个人的思想合于道,其肉体虽然死亡,其精神可以永远留存。所以道家人喜欢为先贤立碑,以纪念他们不朽的精神。古代人为圣人们修庙建碑,本意上是让后人们瞻仰圣人们的光辉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格,后来这种行为成了神化先人的手段之一。人们前往庙宇中祭拜,更多的是为祈求自己的平安喜乐,或者是要达成某种心愿。就像是三国名将关云长,一开始被奉为武圣,是人们学习中忠义的榜样,后来,关云长头上的名衔越来越多,也一个比一个长,名号中不乏“三界伏魔”、“真元显圣”、“灵佑”、“护国保民”等带有祈福性质的字眼,慢慢地从一个榜样变成了一个偶像,完成了神化过程。
于道教而言,长生久视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永垂不朽,还包括肉体上的长生不死,也就是成仙。仙的寿命比常人不知道长到哪去,有的可以长到与天地同寿的地步。仙之所以超脱尘世,是因为他不像凡人那样对物质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有的仙不需要水和饮食,照旧不感到饥渴,甚至没有空气也能活下去。而且仙也能够出阳神,就是自身能够冲脱肉体的禁锢,以灵体的形式存在于天地间。相较于哲学流派,道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宗教性就在于此,其宣扬的东西不仅是对精神、思想的超越,也是对现世人生的超越。也有人据此认为不应该把道教和道家相提并论,因为前者中的迷信成分不应该被归入学科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