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把和服改成褙子大家觉得可以吗

把和服改成汉服褙子,理论上是可行的。

必要条件:找个靠谱的裁缝,但绝大多数裁缝只愿意新制,不愿意改制。或者自身具备手工和耐心。

结构解析:和服与汉服褙子在整体结构上其实相差不多。

汉服褙子

和服正装

和服羽织

汉服褙子的布料,现在用的都是1.5米或1.8米幅宽的现代机织布。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可长可短,可大袖可窄袖。尺寸很自由。褙子结构=幅宽*4+衿*2。袖子长度在手臂自然下垂后可达手背。

和服的布料,沿用唐代传统布料的尺寸,幅宽唐大尺尺二寸(36厘米),长半匹(二丈八尺左右,12米)为一反。故称其为“反物”,一匹为一衣,故称匹夫匹妇。正装结构=幅宽*4+衽*2+衿*2。羽织结构=幅宽*4+衿*2+左右两边腋下,前后幅之间,加了一块三角形。袖子长度在手臂与身体呈45°夹角时可达手腕。

操作:

(难度低)从和服羽织改为汉服褙子。

把羽织腋下的三角形拆解下来,布料收边,即为开胯。或如例图,另缝其它布料镶边。

“衿”可沿用作为衣襟。或如例图,另缝其它布料。

袖子筒按个人尺寸剪小再缝起,并将袖子接续以达到合适长度。袖口内“八卦”可先行拆下,在袖子最后定型后缝回袖口内侧。或如例图,另缝其它布料镶边。

“衿”与前幅的缝里,有个小布条圈“乳”,用来连接“羽织纽”,也就是系带。褙子如需加装系带,则直接缝在“衿”的最外侧;如需使用可拆卸替换的系带,则可依照此物,在衣襟内1cm的位置加装这个小布条圈。

如为女式羽织, 还必须把腋下的“身八口”封住。

如羽织有内衬“胴里”,也要一并缝好。或拆下弃用。

用染料或绣片遮盖家纹。

如秋冬款,可在内部夹羊绒、夹棉、夹保温布。衣襟袖口缀动物皮毛。

(难度高)从和服正装改为汉服褙子。

和服正装无肩线 ,腰部的“内扬”是调整衣服长度的暗褶。拆开内扬,恢复原有长度。如需保留正装下摆的花纹图案,可将肩膀处原本连续的布料裁开,剪裁成符合需要的尺寸,做出肩线。布料收边,熨烫平整。

可把正装的“衽”拆掉,另缝一整条的衣襟上去,并调整前幅宽度以适合自身尺寸。或保留“衽”,取其一部分与“***衿”接续缝在一起,形成有接缝的衣襟。

正装腋下拆开,形成开胯式样,布料收边,并调整前幅和后幅的宽度以适合自身尺寸。或如例图,另缝其它布料镶边。

袖子筒按个人尺寸剪小再缝起,并将袖子接续以达到合适长度。袖口内“八卦”可先行拆下,在袖子最后定型后缝回袖口内侧。或如例图,另缝其它布料镶边。

褙子如需加装系带,则直接缝在“衿”的最外侧;如需使用可拆卸替换的系带,则可在衣襟内1cm的位置加装一个小布条圈,再连接系带。

如为女式正装, 还必须把腋下的“身八口”封住。

如正装有内衬“胴里”,也要一并缝好。或拆下弃用。“八卦”可先行拆下,在长度最后定型后缝回下摆内侧。

用染料或绣片遮盖家纹。

如秋冬款,可在内部夹羊绒、夹棉、夹保温布。衣襟袖口缀动物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