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文化的剑与戏曲
在戏曲舞台上,剑术也大放异彩。
京剧中有出戏叫《霸王别姬》,写的是汉末楚霸王项羽在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兵败,被困绝地,美人虞姬陪他饮酒解愁。为了让项羽重新振作起来,虞姬持双剑翩然起舞宽慰项羽。京剧大师梅兰芳对这段舞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尽管梅大师本人精通剑术,但为了精益求精,还是专门拜访了几位武术家,虚心求教。
梅氏表演的这段剑舞借鉴了太极剑法,节奏舒缓、跌宕起伏、柔中有刚,刻画出了虞姬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不失巾帼女杰视死如归的本色。这段优美的剑舞成了剧中最具观赏性的亮点,是剑术戏曲化的光辉典范。
京剧大师程砚秋体魄健硕,身高1.8米以上,依照这个外形条件,扮演柔弱、婀娜的女性是很不利的。不过,他自幼习武,酷爱太极剑。太极类武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外柔内刚,程先生借鉴这一点,将他在舞台上所扮演的女性人物着力阴柔化,并在唱腔上作了类似处理,使之低回婉转,圆润柔和。最终,他与梅兰芳一起名列京剧“四大名旦”。
退出军事战场的剑在戏曲舞台上成了兵器中的主角,不仅单个舞剑的场面非常多见,许多剧情还直接与剑相关。一次,“四大名旦”为了一争高下、活跃气氛,各排了一出与剑相关的戏,其中,梅兰芳:《一口剑》;程砚秋:《青霜剑》;尚小云:《峨眉剑》;苟慧生:《鸳鸯剑》。“四剑”争奇斗艳,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