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为什么能战胜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作为与智人关系亲密的古人类,消失在距今大约3万年前,像大多数古人类一样,他们如今并没能以?人?的形象出现,但同时我们也知道,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享着1%到4%不等的遗传信息,其中不乏与代谢和骨骼发育有关的基因,这似乎将二者的关系引向和平相处而非暴力冲突,那所谓?平和的取代?是如何发生的呢?

相似的生存压力,同样的群居优势

在数十万年前,最大的生存压力来自自然环境,气候变化、资源稳定与否都是人能否活下去的基本要素,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够生存。对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是类似的。

从身体上讲,尼安德特人更强壮,他们的小腿虽然短,却比智人的小腿粗壮许多,因此爆发力更强,无论是在历经严寒,还是在狩猎上都有明显优势;尼安德特人还有更宽阔的胸腔,运动机能上强于智人。

虽然尼安德特人?硬件?似乎更强,但是智人的群体规模往往要大于尼安德特人,这也让智人并不处于劣势。可以说,群居给两种人类带来了同样的优势。群居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提高了群体内成员适应和对抗生态环境的能力。虽然群居会带来群体内个体成员因地位、配偶等问题导致的冲突和竞争,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大自然更为可怕,所以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都选择了群居的方式。

群居让群体内的成员被捕食的风险大幅降低,群体内部的人以血缘或者某种关系形成紧密的联系和纽带,内部成员各有职责和分工,对外还能够保持高度的警觉。原本在非群居生活中,个人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获取极少的食物,但是群居生活使人在数量和能力上,都可以去尝试狩猎体型较大的动物。

群体成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几十上百的眼耳口鼻都在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一旦有异样的情况,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察觉,而无论是尼安德特人还是智人,其智力发展都足以让他们作出相对明智的判断和选择,在相安无事和迎头对抗中择优。

而且,我们无法证明智人以尼安德特人为食,或者尼安德特人以智人为食,在生存压力巨大的时候,任何一方要灭掉另一方似乎都不是聪明的生存策略。

不靠武力,靠什么取而代之?

很多人会想到《人类简史》所说的?认知革命?,按照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智人依靠?认知革命?提升了语言和思维能力,并脱颖而出,成为今天仅剩的人类,有人还依此引申出智人依靠八卦和讲故事统治地球。

但是,对以色列喀巴拉洞穴中出土的尼安德特人舌骨的研究表明,他们已经有语言能力,可能也曾像智人一样侃天说地,围着火堆对自己的同伴描述着所见。

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定是在2010年进行,并于2013年正式公布的,在那之后不久,对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测定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而且三者相互之间也存在基因交流。其实在基因测定之前,就有研究者提出过?平和取代?的说法。

无论是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还是其他与智人接触的早期人类,基本上都以小群体为单位生活,那时候的人口密度可以说是相当的低,更别提群体间的竞争了,群体内部也少有冲突,所有人最大的努力就是为了活下去。

我们常会将适者生存的竞争等同于淘汰其他的物种,其实每个物种的演化过程和路径各有差异,完善免疫系统、改变寻找食物的方式等也是实现物种演化的方法,直接的、暴力的武力斗争不是物种替代的唯一方法。

因此,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智人曾经面临的选择可能是类似的,但是在互相的杂交的过程中,智人逐渐?战胜?了其他人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体内残存着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以及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同样存在基因交流。

这种?平和取代?可能比直接冲突造成的影响更深远,当然,并不是说不同人群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只是单纯靠武力取而代之的可能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