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智慧还是故弄玄虚——吴清源“21世纪围棋”?
关于吴棋好的说法很多,不过多是记者文字上的东西,你添一砖我加一瓦,神乎其神,就像把一个普通武将关羽吹成武圣一样。比分说新布局,说是一时间大家纷纷模仿,到处都是满天飞的布局,其实这又如何?看看现在的迷你中国流什么的,还不照样是大家都跟着下,何况这些布局有可行性,经得起实战考验,而不是象新布局那样彻底没人用了,包括吴自己。再说大雪崩内拐,说是“石破天惊,观战者以为下错了定式”。其实细细一想,哪一次有人下出新手不是“吓人一跳”,“以为记错了定式”?类似的新手多如牛毛,就这一个内拐值得吹捧?不解。不可否认,吴赢了一些棋,也称霸一时。但是棋坛每隔十几年就会有一个霸主,这也是正常的。日本人心目中的第一牛人是秀策,为何到了中国就变成了老吴?还是不解。要说对局残酷,日本古代的争棋不比吴的十番棋差,但是我们总是极力吹嘘十番棋的巨大压力,过头了。至于有些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你打过吴的棋谱没有?我打过XX遍,心里佩服的XXXX之云云。。。”,更是扯淡。棋力不到业余四段,能看出什么道道。多半是受了棋评的吹嘘的影响罢了。相反,职业棋手对吴反响平平。俞斌、刘小光等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吴的棋比不过今棋,肯定围棋是进步的。赵治勋虽然嘴上说爱打吴的棋谱,却在书里称吴“其实并不很强”。当然,他们都被一些棋迷狂扁了一顿:典型的网络言论暴力,文革作风,容不得相左的言论,无确凿之论证,只有自我想法的表白,以祈使句代替真实。转了一圈,又回到古今对比了。有些人喜欢拿钢琴、书法等艺术来做类比,说明古今围棋无差别,范施吴都比李强。其实,事物各有各的发展规律。钢琴技巧古今差别不大,这是实话,但是很多东西,比如武器、科技等等,都是日新月异。所以说,不能胡乱类比,要就事论事。古派喜欢承认范施力量大,足以击垮李昌镐;又曰吴境界高,足以饶李昌镐一先。但是他们从来不拿范施和吴做比,为何?怕自相矛盾抑或从没想过。和李比,吴是古人,所以吹古人顺带吹李。范施也是如此。但是和范施比,吴是今人,所有挺古的言论都对吴不利。扯远了。设想,如果常昊对宋泰坤那盘起死回生的挖出现在吴的棋谱里,大家会怎样的吹捧?虽然不能想象,至少也要被说成古今妙手之一了。吴布局下好了:境界高。布局下坏了:尝试新手。中盘下好了:技艺超群。后面出了漏着,盘面变细:见好就收。吴下了妙手:XXXX(不可想象的吹捧,无法用语言描述)。对手下了妙手:有人支招。。。总之,还是希望大家客观看待吴的棋,不要太受文字的影响。吴,是围棋数百年历史中一个特定时期的霸主。不好拔高,也不贬低。至于劳军、国籍、爱国什么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了。即便吴被认定为汉奸卖国贼,也无法改变他是“围棋数百年历史中一个特定时期的霸主”的客观事实。这就象踢球一样,“高峰玩女人”,并不能影响“高峰速度快”这一纯技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