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人“八卦造盛京”为什么从大东区说起?

2004年,一段城墙残址惊现沈阳闹市区。据专家鉴定,这段城墙始建于明代,当时是为防范女真人而修建的。由于风雨剥蚀,这段城墙只留下青砖斑驳的三十多米长“残骸”,沦为一片居民区里的一个棚厦的山墙,保留下来的基本上是城墙内侧明代的城砖。

不久,人们又在其附近发现了一段长达一百米的旧城墙遗址。这段旧城墙位于白塔小学斜对面,是一个东西走向、长一百余米、高近二米、长满荒草的小“土坡”。其南北两侧都是棚户区,距离先前发现的古城墙直线距离不到三百米。现场发现了大量用青砖垒砌的房屋,形状与刚发现的城门砖相近。专家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当年的旧城墙遗址。

..沈阳古城城墙

两处古城墙的发现唤回了人们对沈阳古城的记忆,专家希望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古城墙保护工作,将其建设为古城墙公园,把这一宝贵历史留存妥善保护起来。因为,它是沈阳的宝贵财富,是沈阳城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沈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城墙遗址让人们想起了沈阳古城,也许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关系,与城墙遗址有同样作用能证明沈阳古城存在的地名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实际上,地名也可以证明沈阳古城的存在。

..抚近门(大东门)

我们知道,古时修建的城池,都因不同的目的而设有多个城门。在沈阳,有被称为“大南门、大北门、小西门、小东门、小南边门”等的地名,而这些地名就是先前沈阳古城各个城门的所在地。而当年通往不同城门的街道则就是沈阳现在被称为“大南街、小南街、大北街、小北街、大西路、小西路、大东路、小东路”的地方。例如:“大南街”是沈阳古城大南门所在的街路,“小北街”则是沈阳古城小北门所在的街路。不仅如此,沈阳的一些基层行政部门也因古城门的所在位置而得以命名,像“大西街道办事处、小北街道办事处、小东街道办事处”等等,而以此同名的公司、商店、学校、单位则数不胜数。

大东区是沈阳市市内的六个城区之一,位于沈阳市东部,东、南、北与浑南区为邻,西和西南与沈河区相连,西北与于洪区接壤。它是沈阳市现有城区中唯一命名有古城痕迹的市区。

大东区也是因沈阳古城城门而得名的,大东区的辖区包括原沈阳古城以东及北部地区,大东门(抚近门)在其境内。要说清楚“大东门”,就需要从沈阳古城和盛京的“八门八关”说起。

沈阳建城很早,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战国后期燕国大将秦开建的军事观察所,是最早的沈阳城。此后,沈阳一直是关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到了明朝,当时的沈阳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因门而成路,在城内辟有十字大街。

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老罕王努尔哈赤率军攻占沈阳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老罕王一声令下,后金的都城由辽阳迁往沈阳。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改沈阳城名为盛京城。甲申年,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一直是清朝的陪都。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对沈阳城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大规模改建。改建后的盛京城周围为九里三百三十二步,比明朝的沈阳城增加了三百零二步。城墙也加高一丈,高度为三丈五尺。

改建后的盛京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起两座城门,***有八座城门。这八座城门各有名号:

城南二门为德盛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

城北二门为福胜门(大北门)、地载门(小北门);

城东二门为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

城西二门为怀远门(大西门)、外攘门(小西门)。

八门之名沿用了辽阳东京城门旧名,一方面是由于辽阳东京八门名称为太祖所定,皇太极沿用其名可以表明自己遵循祖制,敬天法祖之美德。另一方面,皇太极即位后励精图治,使其父开创的基业有所巩固和发展,其内治、外攘、抚近、怀远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一贯遵循的国策,可以恰当地反映其统治理念。而德盛、福胜、天佑、地载,则包含了天地眷佑、国运绵长的吉祥之意,比较符合统治者的心愿。

盛京城的八门美妙绝伦,各具特色。德盛门高耸巍峨,天佑门严谨庄重,福胜门森严壁垒,地载门玲珑精巧,抚近门双龙抹额,内治门金碧交映,怀远门佛光隐现,外攘门刀枪密布,处处显示出精巧与宏伟。

..古城小北门

每座城门各建有三层围廊式的门楼子一座,门额之上,外书满文,内书汉字。城门外设置有瓮城,并在瓮城增设了木闸设备——千金闸。在城墙之上,筑有女儿墙,女儿墙高七尺五寸,留有垛口六百五十一个。城墙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各建有角楼一座,既加强了防卫措施,也使沈阳城墙的外观,显得更加壮丽。

康熙十九年(1680年),又在盛京城的外围,增筑圆形的外郭墙,又叫关墙或者边墙。外郭墙墙高七尺五寸,周长***计有三十二里另四十八步。与八座城门相对应,在关墙的四周,也辟出八门,名为边门。这就是大南边门、小南边门、大东边门、小东边门、大北边门、小北边门、大西边门、小西边门。

城墙与关墙中间地带称为关厢,关厢之内设立八关,即大南关、小南关、大东关、小东关、大北关、小北关、大西关、小西关。

盛京八门堪称都城的门户。其作用不仅是官员人等出入都城之所,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清代史书记载颇多,而民间的传说也比比皆是。尤其是八门中的大西门,民间一直流传一段旧话。说的是当年大西门外附近曾是处斩囚犯的法场,而后又移至大西门外路南。所以凡处决死囚必出此门,因而人们称大西门为“鬼门”。称大西关为“鬼门关”。当时村妇骂人有句很解恨的话——“出大西门的”。可巧,大西门城门上有六个小眼,为其他七门所没有,遂有“鬼门六眼”之说。人们闹笑话或说话抬杠,也常常会说,“不要你鬼眉溜眼”(鬼门六眼之谐音),意思是说无论你怎样乖狡,作奸犯科,终不免出此门而名登鬼录。旧时,人们最怕进鬼门关。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大西门外焚香叩拜。

..小东门

沈阳城的这种平面布置十分新颖,其内部的盛京城墙呈方形,其外部的边墙呈圆形。这种外圆内方的图案,正是中国人宇宙观中的“天圆地方”。

从里边方城的城门到外部圆郭的边门,又有八条放射状的大街相通,盛京城的东西南北四方又各有一座塔寺,使整个城市的平面宛如一平置的车轮一般。

还有人说,盛京城的设计,乃是取象于先天周易。城中央的皇宫,是为太极;中街有钟鼓二楼,是为太极生两仪;东西南北有四座佛塔,是为两仪生四象;八座城门,是为四象生八卦。不管这些说法是否有其事还是后人附会,但所列举的建筑和相应的数字,却是实实在在,一点不差的。

清朝初年的这次大改建,将沈阳城原来的东西南北各一座城门,改为每面各两座城门。这样一来,城内原来与四座城门相对应的十字大街,也就成为两横两纵的井字形大街。在北侧两个交叉路口上,建起跨街耸立的钟楼与鼓楼,南侧两个交叉路口处,设置了东华门和西华门。于是,整座盛京城恰好被分割成整整齐齐的九个自然区:正中央一块为宫城所占,其余八区,则由八旗旗人分居。

沈阳流传着一句老话,“说没有皇太极就没有沈阳城”。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史实证明,沈阳城的兴隆确实是从皇太极开始的。而民间传说,为修盛京城,皇太极竟错杀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贤臣邓大人。

努尔哈赤打下沈阳后,把国都从辽阳迁往沈阳,没等修沈阳城,他便死于袁崇焕的炮火。皇太极即汗位后,决定拆辽阳(老城)建沈阳。经再三筛选,皇太极任命能臣邓大人为重修沈阳城的总设计师。

邓大人精通“周易”,并具高超的土木设计技能。他把《易经》中的八卦同满族的八旗结合起来,运用阴阳五行八卦太极图,设计出既有汉族皇家富丽堂皇、巍峨震撼的底蕴,又具满族剽悍粗犷风格的蓝图。

整个设计展示了古朴的哲学理念。无极生太极,以中心庙为太极;太极生两仪,钟鼓二楼为东西两仪;两仪生四象(沈阳四塔);四象生八门(八座城门)。八门上明楼八座,角楼四座,***十二座城楼,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八大城门都是由正门和左右城三位一体组成,表示二十四节气。城内的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增设三层明楼,加高了六百五十一个垛口。整个设计以《易经》的八卦为主调,八门八关变八八六十四卦,东西南北,四通八达,预示大清的朗朗乾坤。

皇太极对设计非常满意,御批方案,重赏邓大人。

..古城角楼

新沈阳开始动工修建,随着城郭的日起,邓大人的名望在八旗中骤升,并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新沈阳城落成的竣工大典开始了,就在皇太极大赞邓大人功德无量时,一群八旗重臣齐跪圣上,参告邓大人修沈阳城包藏祸心,偌大的沈阳城竟不设水门,一旦天降大雨定淹没城池,毁了大清龙脉。

身为汉臣的邓大人怎经八旗满臣如此重参?刚登基为皇的太宗更重视皇家龙脉的兴衰。于是竣工大典成了杀人场,不容邓大人辩解,早被绑出西门外斩首示众了。

据说,邓大人人头落地之时,天空炸响惊雷,瓢泼大雨倾天而降,邓大人尸身挺挺地直跪着不倒……

大雨连下了三天三夜,皇太极在养心殿里心急如焚,看来大清龙脉定毁无疑。然而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新建的沈阳城内竟没存一汪水。皇太极觉得奇怪,忙命人唤来总监工,问个中原委。总监工说,邓大人在设计沈阳城时,早已把水脉勘察好,并挖了七十二条渗水煞,用大块棱石砌底,碎石充添,金沙盖面,表面看不出通道,但可以从地煞把水排出城外。因为,留明水道可引敌兵来偷袭,暗煞就能保证城池安全。

..沈阳堂子庙,俗称“邓大人庙”

皇太极听罢,痛悔不已,怪自己听信谗言,错杀良臣。于是太宗亲自到邓大人府上祭奠,向邓夫人赐银千两以表悔意。邓夫人献上邓大人早已写好、准备献给皇上的奏本。皇太极阅罢更是扼腕长叹,只见上面写道:“……上对下、雨对风,大地对苍穹;南对北,西对东,天罡对地煞,八卦造盛京,大清成一筒(统)。天佑对地载,德盛对福胜,内治对外攘,抚近对怀远。”邓大人连八门的名字都起好了。皇太极越发对邓大人想念,他命人在怀远门修了一座邓大人祠,名邓公祠。并命沈阳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来此奠祭。虽说是传说,但沈阳下多大雨,浑河发多大水也没淹过沈阳城确是事实。

..小西门内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如今盛京城除复修的怀远门、抚近门外,其它城门大多荡然无存,残存的仅仅是地名而己。

不过,现在的南、北顺城路,东、西顺城街所圈定的范围就是老沈阳城的大致范围。这些街路就是在原护城河的大致位置上修建的。老沈阳城内两横两纵井字形的道路格局并没有被破坏,现在的中街路、沈阳路与正阳街、朝阳街就是在原来贯穿城市的四条井字形道路上加宽而建成的,四条路的尽头就是对应的八个城门,由于道路的拓宽,碍事的城门陆续被扒掉了。中街路的西头是小西门(外攘门),东头就是小东门(内治门),沈阳路的西头是大西门(怀远门),东头是大东门(抚近门)。正阳街的北头就是小北门(地载门),南头是小南门(天佑门)。朝阳街的北头是大北门(福胜门),南头是大南门(德盛门)。

既然大东区得名于沈阳城门,那么,大东区的区划自然也与沈阳城有关。

清代初期,继沈阳砖城改四门为八门后,城内人口逐年增加,人口不断向城外扩展。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绕沈阳城环筑土城,设八个边门。由砖城门至边门间的通道形成“八关”,清八旗军分管八门八关地区形成“八界”。大东区包括当时正白旗界的地载(小北)关、正蓝旗界的福胜(大北)关、正红旗界的内治(小东)关,镶红旗界的抚近(大东)关及四个边门以外的四部分地区。

大东区的名称首次出现是在1935年1月1日伪奉天市公署公布的《奉天市区条例》,奉天市当时被划分为十一个行政区,大东区包括当时的大东区、沈海区及沈阳区的部分地区。大东区曾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以汽车、飞机发动机、机械设计制造、生物制药、仪器仪表和其他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庞大的产业群,是中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数控机床生产基地、轻型汽车生产基地。

..大西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