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利是什么意思?
佛法利行是什么意思
利行,佛法中的四摄法之一。四摄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慈爱的言语和态度;第三是利行,为大众利益服务;第四是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必须广学多闻。
利行:《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们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这就是利行。
佛教中的自利和他利是什么意思
大乘菩萨在世间行法,与众生接触时会有自利、利他一说。
简单来说,就是在***事中,以对方的利益为重点,宁肯自己吃亏也要成全对方。这就是利他。而在利他的过程中菩萨也得到相应的功德利益,就便是自利。只不过菩萨并不求取功德而已,一切是自然而然的。
就像两人做买卖,赚钱了两人分便是自利、利他兼顾; 如果生意不好,那就依著对方不亏本,自己承担相应损失,这就是利他。菩萨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和做法,没有自利。
菩萨为何如此伟大,只因他们行的是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修行方法,成佛的办法便是如此。而自利和利他的问题主要是布施。
阿弥陀佛,粗说如是。
佛教十利 ,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十利是指十种利益。不同的行持,各有不同的效用。如有乞食十利、多闻十利、闻经十利、般若十利、禅定十利、精进十利、粥有十利等等。
佛教的刹利是什么意思
弗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萨利杀跛”解释如下:萨利杀跛 (植物)Sar&sdotblw;apa,译曰芥子。见最胜王经七。
佛教的利与弊,是什么
佛教含有丰富的哲理,它对我国哲学、文化、道德观念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人们只谈论儒学而忽略了佛教的内涵,这是片面的。
但是,佛教的主体,并非哲学和伦理,而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尤其是现代佛教,基本上没有谁抱着追求真谛的想法去寺院,大都为了某种具体的目的,实质上是一种交易。
看看佛经就知道了,佛经的主体内容,不是劝人看穿红尘,不是教人成佛,而是具体的许诺、广告。
佛经,一般是西来的,国产的叫《语录》而不叫经,例如禅宗六祖说过的话。
西来的,通常是“如是我闻”开头。
西来的佛经,并不教人“看破红尘”,与现代人理解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很不相同。
比如《药师经》,这是重要的经典,从印度传来,它其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应念彼如来本昔大愿并解释此经。如所思念如所愿求。一切所欲皆得圆满。
求长寿得长寿。求福报得福报。
求自在得自在。求男女得男女。
或复有人忽得恶梦。或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于其住所百怪出现。此人若能以种种众具。供养恭敬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者。一切恶梦恶相不吉祥事皆悉隐没。
或有水怖火怖刀怖毒怖悬崄之怖。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如是等怖。忆念供养彼如来者。一切怖畏皆得解脱。
若他国侵扰贼盗反乱如是等怖。亦应念彼如来恭敬尊重
这是明明白白的广告宣传,而且能帮助人长寿,与“臭皮囊”相冲突,也与“前世”“报应”等基本理念相冲突。版本不同,“福报”也有的版本是“福饶”、“富贵”,这都与“身外之物”的观念尖锐对立。甚至驱除恶梦、管着侵略和内乱,则明显不是针对平民百姓的宣传。
这不是特殊现象,几乎所有的佛经都充斥着这样的广告,因此,基本上是功利主义的。你来捐款、布施,我保你实现愿望,就是这样一种交易,为了生存的交易。
请教:佛教中的“三称”是什么意思
就是称三次,例如“三称佛名”,就是称佛名三次,将佛名念三次的意思。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们的分别心。佛典中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大乘起信论》等),就是说现象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这种分别心。人们由分别心而起我执、法执,生贪、瞋、痴三毒心,成种种颠倒妄想,从而陷于无尽的烦恼,无边的苦海,不得解脱。对此,大乘佛教认为,要得到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们的分别心。这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谓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对于现代人来讲,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大概无过于“自我”的失落。而这种“自我”失落,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瞋、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欲心;瞋,为人的瞋怒心;痴,为人的愚痴心。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瞋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事理的颠倒执著。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那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穿条条地去的?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大乘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是极其深刻的。 清净也就是空,不过大乘佛教是不离色言空的,他反对各种离色空、断灭空的说法,并斥之为戏论。因此,大乘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必要的物质生活。他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著贪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一个迷执于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个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这样他也就把自己封闭于自筑的牢笼中,终日价用尽心计谋略,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而终归于空虚盲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 由此说来,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脱法门,在今天还有其合乎时代的现实意义,可为现代人精神修养的资粮。
佛教的刹利众是什么意思?谢谢
不是佛教的刹帝利而是印度国家人民的刹帝利,印度有严格的四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这四个名字都是汉语对印度梵语的音译)你问的刹帝利种姓指的是印度的统治阶级及军人武士等阶层的人,顺便说一下其他三种姓吧,婆罗门指的是宗教人士,主要做祭祀或与他们信仰的神做交流,吠舍指的是普通平民百姓,首陀罗指的是最低下的奴隶阶层的人,是最受歧视的人群。
佛教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中国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黄帝开创的,因此把黄帝称为“人文初祖”。实际上黄帝也是中国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记述天地、阴阳、宇宙、社会和人生规律的《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其中的预测学连现代科学也难望其项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对知识份子潜移默化,影响巨大。由于很多人对于我学习佛文化产生了一些误会,认为是迷信,是过时,是封建,是糟粕,那么就在这里简单总结一点佛文化的知识,希望那些对我产生误会的同学们可以明了,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为什么是每一个人必须去学习去了解的。学习佛文化需要那颗发自内心真诚的心,在这里,为了解释清楚误会,就不过多的从心的角度阐释佛教,而着力于从表象上解释佛教,还有从佛教与科学的角度解释佛教,希望看完文章的同学不会再产生误会,而以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看待别人为什么学习佛教文化。一谈到佛教,许多人会联想到:去寺庙游玩,据说烧炷大香可保佑财源广进、官运亨通;到庙里点长明灯、万佛灯,据说可以保佑升官发财、福慧增长;念念经、拜拜忏、打打斋,据说可以消灾延寿、拔除业障;甚至见到街头流窜著“和尚”打扮的骗子,拿着化缘簿或护身符拦著向行人要钱,或者拿着八卦、签筒帮人算命、看相……很大一部分社会人士认为这就是佛教。那么佛教究竟是什么呢?「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大家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阇黎」。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再从佛教道......>>
佛家七苦是什么?是什么意思呢?
您好是佛家八苦 佛家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离别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前四苦是生理的即使害怕也是无可躲避的,生老病死,因果报应,最后也逃不出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后四苦却是现世之最苦,我们总是在不停的重复著爱离别、怨憎会,即佛家所谓的苦苦,与所爱离别,与冤家聚首,欲求而不得,起惑造业,三世流转,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一、生苦:生,是人生痛苦的开始。十月的住胎,当时是什么感觉,想必大家都已忘记,但生下来的那一刹那,大家还是有目***睹的。你看婴儿生下来的时候刚落地时,是呱呱大哭的,这哭声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是兴奋?是难过?也可能都不是,只是初到这世界不适应,不习惯,而发出的哭声,不过慢慢会习惯了。人的诞生,伴随着生命的未来,是老病死等痛苦。因为这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不能免除。难怪老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 二、老苦:人到老年,机能减退,神智昏暗,吃不好,睡不香,又常生出许多病痛。凡是老年人都能体会到这种苦处。心理和身理上的衰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任何人也无法逃脱得掉,正所谓‘公道人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世间尽是不平等的事,唯有在衰老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是有钱有势的人,就把你放过了。 三、病苦:人自出生以后,就与疾病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生至死,有谁没有生过病?纵然身体再健康的人,头痛发热,伤风感冒也是有过的。人类的病五花八门,生病的滋味是苦,没有哪一个人说;他最喜欢病,生病不苦是乐。古代诗人有许多咏病的名句。如宋朝有名诗人杨万里,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谁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这首诗的意思从字面看,为春逝而伤感。诗人因为忧愁伤感,体弱多病,多少年来都没有游春赏花的机会,满以为今年春天可以玩赏一番,饱览春景之乐,但结果辜负了美丽的春景;多年来不曾有过赏花的眼福,因为不是在愁中无心看花,便在病中无法看花。这首诗说出心里的愁苦,也道出了身体上的病苦。其实,在座的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曾经不止一次经历过这样的感受。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面对良辰美景,也是无福消受了。所以说生病是苦。 四、死苦:谁也不愿意死,人从落地那天,就向一个古往哗来绝对不变的目标迈进。这个目标的终点站,是死亡,是坟墓。谁也不愿意死,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迟早总要面对死亡这个现实,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不管你是总统、是皇帝、抑是乞丐,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且不说死亡如何痛苦,只想一想,一个有声有色的人,终有一天要走进坟墓,化做泥土,足以令人无比悲哀了。更何况有很多人,壮志未酬,就已一命呜呼。像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使千古之后的人们,还为他一掬同情之泪。南朝江淹作过一篇有名的《恨赋》描写美人高士,极尽了死亡的痛惜。 五、怨憎会苦:人的一生中,常常会碰到自己所憎恨和厌恶的人和事,本来不想看见的人,却偏偏要见到,正所谓: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擡头见。比如说经商,我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不错,街对面又开了一家,抢走了不少生意,本来同行多嫉妒,偏要挤到一处来。再如一个家庭中婆媳、姑嫂、妯娌,本来带有天敌的味道,由于因缘所限,偏住到一个院子里,一天到晚吵得鸡吠不宁。真是怨憎会苦。 六、爱别离苦:这是指人们与自己所爱的人或事物离别的痛苦。任何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经历过这种痛苦:‘月有阴晴园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与情人、亲朋好友、妻儿、父女、故乡的别离,总是悲伤痛苦的事情。这种依依惜别之情,是文学艺术最常见,也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