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如何发现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

如果我们把时间回放到六千年前,那将是一个怎么样的景象呢?

我们都过着打猎为生的生活,每天都在追逐着不同的猎物,打下一个猎物也许够整个部落吃上几天。但这样的生存方式很难一直持续,因为猎物有打完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得不断更换生存的地方。

上古时期,当我们不能理解四时节律,我们没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时候,我们将往何处去,我们的部落将如何生存发展下去呢?

为什么我们会从游牧文明升级到农耕文明?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动物不够吃了,我们得靠吃草(包括粮食)为生。但是草也有吃完的时候,能不能想个法子,在一块土地肥美的地方长期生存稳居下来呢?

如果要在一个地方稳居下来,首先必须得有足够的食物供应。动物的肉虽然好吃,营养足,但是动物的生长发育周期过长,不足以成为主要的食物供应。除了动物,能吃的就只有植物了。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总结,我们发现有那么几种植物,在一个周期内,会从生长到成熟结出果实,而这些果实的种子种下去后,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生长成熟周期。

于是我们就选择这些适宜农耕的作物,种植培育收割再种植,以成为我们长期生存的食物来源供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地方,依靠农耕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

但农作物要种植收获成功,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时间周期。

我们要如何确定在什么时候播种种子,然后在什么时候就可以收获到果实呢?如果种植的时间早了或者晚了,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颗粒无收。或者说收割的时间不对,产量也会大幅度减少。

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是人们的大救星,大恩人,人们就尊崇他为部落的首领,听从他的领导与教化。

在我们华夏民族的上古时期,这个人就是伏羲。

伏羲之于华夏,如同太阳之于万物。伏羲,是第一个掌握天地运行规律的人。他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理解,把华夏人的文明之根,深深的扎进了天道自然之中。从此,华夏人,从游牧文明,升级到了农耕文明。

那么,伏羲,发现了怎样的自然规律,这些自然规律又是如何发现的呢?发现的这些自然规律,又是如何运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呢?

下面我们把视角放到伏羲身上。

伏羲是一个极其善于观察天地万物的人。经过长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伏羲发现天空中有七颗最亮的星星,这七颗星星像一个勺子,始终连接在一起。当勺子的柄指向不同的方位时,天地万物的变化是不一样的,但这个过程却是循环往复的。

当勺子的柄指向太阳每天升起的方位时,天气变暖,万物生发,这时也最适宜种植农作物。当勺子的柄指向每天太阳升起最高的位置时,就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

当勺子的柄指向太阳每天落下的方位时,树上果实变红,地里的作物开始成熟。当勺子的柄指向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正中间方位时,树木凋零,花草枯萎死去,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而当勺子的柄重新指向太阳升起的方位时,天气又会重新转暖,万物重又复苏。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从未停止,而且中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周而复始。

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不同距离所产生的阴阳相推相演的变化现象。

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伏羲时代,我们怎么能够确定这个四时的节律呢?

我们当时所能够了解到的现象,就是每天太阳会升起,也会落下。我们不知道一年有12个月365天。我们也不知道东南西北,不知道当下几点,也不知道啥时候该种地。我们只是能够感受到冷暖的变化。

伏羲具体是怎样确立四时模型,进而指导农耕生产的呢?

伏羲用一根木杆,通过长期观察太阳与木杆影子的长短变化,首先确定了两个极点:天气最冷的时候,影子最长;天气最热的时候,影子最短。最长标记为太阴点,冬至。最短标记为太阳点,夏至。

在太阳与太阴相互运动中的两个中心点正好是阴阳二气运动中量变的分水岭。太阴向太阳运动,中点以前还是阴大于阳,所以称为“少阳”,意思是阳少。同理,太阳向太阴运动的中点,称为“少阴”,意思是阴少。

万物的消长变化,正好对应着这个循环过程,这个就是天地运行的四时模型,包含着对立、转化、消长与统一的伟大思想。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的确立,使得华夏民族从此有了对自然与气候的理性认识。少阳表示阳气发生对应春,太阳表示阳气最旺盛对应夏,少阴表示阴气发生对应秋,太阴表示阴气最旺盛,对应冬。春季万物发生,夏季万物生长,秋季万物收获,冬季万物收藏。

四象确立以后,为了将阴阳相互消长的现象表示得更为精确,伏羲在四象的基础上再次划分,即少阳中气,太阳中气,少阴中气,太阴中气,分别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将周天分成八等份。这就是四象生八卦。

八卦是一个诠释天地万物的利器。在八卦确立之后,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情况与特征,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对八卦的每一个象进行了命名。

八卦的每一卦,都能相互转化和变通,事物在阴阳循环中的产生与消亡,八卦完全对应着这一过程。

同时,在太阴太阳相互循环之中,伏羲将太阳每一次的升起和落下定为一天,在太阴和太阳两点之间,一个完整的循环需要365天,在这365天之中,月圆的情形一***会出现12次。以月圆十五为中心,将一个月一分为二,一年分成24份,形成二十四节气,对应八卦的24爻。

更进一步,在八卦确定了万物的名象之后,伏羲发现,八卦并不足以表示时空的多变性。因为同一时间有不同的空间,同一空间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现象。而将时间与空间重叠,八卦相交就成为了六十四卦。这样就足以表达世间的森罗万象。

四时、八卦与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让人类终于可以理解并掌握天地运行的规律,以在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生产。也让人类从游牧文明升级到了农耕文明,开启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新纪元。

四时,年月日,二十四节气,阴阳八卦,现在的我们都知道了答案,但每一个答案都来之不易,那是我们祖先长期不断的观察思考与总结的结果,那是惊人的毅力与惊人的智慧结合产生的结晶。

我们伟大的祖先,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从观察万物开始,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思考与总结它们背后的规律。这就是我们的文明,是根植在天道自然之中的,何奇伟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