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拳的介绍
红拳是一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普及面广,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武术流派。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红拳的介绍。
红拳
红拳起源于周秦、扬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国汉族武学重要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拳是山西、陕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方拳的主流派。它以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享誉武林。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晋红、鲁红等,尤以关中最。
2008年6月7日,红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拳基本简介
红拳,被喻为陕西地方拳,陕西境内,无论老少,习练红拳者众多。普及面之广不到陕西不能想像。
红拳是一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普及面广,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武术流派。但由于长期受重文轻武和严以择传的思想影响,极少有专著遗文传世,间有一二也是形之过略。至涉历史渊源、特点内容、拳缘关系与拳域所及,迄今国内外极少论述。况且有价值的红拳技艺又掌握在少数年迈拳家之手,倘发掘失时,难名胜有人亡艺绝之虞。为了全面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澄清红、洪传误,正本清源和继承此一拳派,笔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在多年累积的基础上,抱着?失于朝、求之于野?的态度,于1980年夏,对红拳发源地关中地区及拳域十省(陕、甘、宁、青、新、川、鄂、皖、豫、晋)三十余县市、五十七位红拳名家进行了逾期半载较为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或查之州府方志以勘流传之误,或拓抄碑文更正习者之真,或阅读史籍遗著昭悟变之因,或访问拳家以窥古今传状,或摄拍传统套路以录真形实貌等。本文特拟红拳的特点内容、历史和发展、基础训练、红拳的棍法与?红?、?洪?之异等方面,阐发观点,与广大读者进行探讨。
?
红拳主要内容
红拳之立意命名,无籍可考。仅据师辈传言,取其势工行美、繁华藻丽之意。拳域之内更有别称,在陇名?高家?,至川称?赵家?,豫洛为?西家?。而基于红拳特定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地理位置和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造就了有异于它种拳法的内容和特点。一、主要内容可包括打手对抗和套路运动形式两类及盘、法、势、理四个方面。 盘,红拳传统的基础训练十大盘功。法,即打手手法(注①)。零手有百,与组手排子(如五虎群羊、六把扇子、蜜蜂采花、八排手、九手排子、十二镫捶手),打手母子九拳及打手跑拳程式门子,相辅并习,组成红拳完整的打手体系。势,即套路,以大小红拳为基本,二路红拳、关西红、关东红、月明红拳为楷模,有三十六路(套)之称。大拳正套另有拳序(套),合之同化外来及拳系所属,实已逾百。至于所用器械,长兵以枪棍为主(如六合大枪、单头双头母子棍、阴手琵琶棍),套路总计七十之多,即拳法理论。遗有专篇(如红拳打手歌五篇),谱本记有套路与动作名称及打手要言。由此观之,在中国武术流派中,红拳堪称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个拳系。
红拳主要特点
据拳谱归纳有五
1.撑斩为母,尽八法之变。撑斩即架打、劈打之法。八法者,撑、斩、勾、挂、缠、拦、沾、挎八种打法。如言撑则有左右单双、云撑斩之数。斩则不离进而外双斩、腋当提斩、破头单岔、线性步并步之异。红拳打手和套路处处显示了以撑斩为母、八法为变的特征(作为常识来讲,拳套中出现最多的势法,即是最核心、最基本构成该拳特点的势法,红拳亦然)。
2.势正行美,繁华藻丽。论其势正(静止姿势),武勇雄强则有撑补、裙拦、挑亮、靠山、斜飞、跺子、雀地龙、分心掌、打虎、对口贯捶、贴墙挂画、封侯挂印、夜叉探海、石佛大卧等势。论其行美(运用动作)、机捷巧变则有缠腰、戏腰、丁膀、扯钻中平之势。贴金、照镜、托天、括柱、显圣、锁口、抱头、贯耳又系上盘高势。燕子衔泥、雀泥、穿帘、雀地、脱靴、拔葱、捧盘、括笋、旋风则又是低势下盘之属,奇正错落,相佐相倚。繁华藻丽者,以八大组势为基础,法连势密,迭出纷呈。花子组有步定身动,两手穿掌绕臂、缠头挂推,似叶绽花开,又有大小之分。手法有一步多动、斩手击臂、掌拍髀、声势雄壮、连环十响的十面埋伏势。横击组有挂手换腮、卸手缠腰、搬拳锁口的缠腰横势。腿法组有起伏分明、转折疾劲的手包脚、提炮反背、海底旋风腿势。典型姿势有摆头拧腰,领臂抖腕,被形容为鸡腿龙身凤尾虎抱头的裙拦势(丁虚步勾手亮掌势)等不一而足。
3.扁身远击、势雀筋柔。强调了红拳的两种特殊身法(扁身、雀身)。扁身,即侧身换膀、拧腰捩髋的身法。在打手跑拳的运用上被形容为?有膀却无膀,无膀却有膀,丁膀不见膀,手去复探膀?。可教长击扬长拳之风。雀身俯身低势以显其柔,上惊下取以示其巧。
4.闪展腾挪,刁打巧击。拳势中纵有直闯硬进、强攻中路之势,然多两厢闪击刁打偏取之法,层出不一。
5.劲尚脆快,而兼长柔。此则以别高、邢两支劲力各有偏擅。
红拳发展概况
明清之际,缘经济发展,承袭武举旧制增设武学,战事迭出(防御战争、农民起义)和结社峰起,有力地促进了各武装集团军事技能的渗透和武术技术的频繁交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武术大交流的浪潮。而这浪潮猛烈激荡,终于成了统治阶级无法遏止的发展大流,呈现出百家争胜的昌盛局面,迎来了武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是时拳家宗匠或擅一技之长者自相授受,或阐发精微编著,或兼取并存富种成系,或标新立异更创一家。戚(继光)、何二氏编著载有枪棍拳家二十有一;黄百家遗专篇,后世方知两派;法少林,棍程氏有耕余之作;枪峨眉,手臂灵吴殳记之精详;至下盘细密管脚之法,独推张氏横秋;太极形意与八卦,向称内家并世而传;双股齐飞剑士相击,纯诚氏因吴风绘四剑精妙绝伦;秘双龙,文淑氏巧制文字图,势象四十有九;论八门掌搌西传与番子异曲同工;清稗类钞记之十一,其称数十。至其余者,难以尽述。 红拳源地关中,左崤右陇乃东西扼控之所,拳法流传承袭宋元遗技,东向深入中原腹地,嵩洛则首当其冲。庭<少林拳法>载有?元进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入寺授技传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此为红拳内偏陇蜀出关之始。明代红拳又以?丁家拳?名见载于<小知录> ,大有与关东拳法并驾争流之势。至清朝又复以?大小红拳、关西拳?见之<清稗类钞> 。宗师辈出,代有名者。乾隆间有千邑宋朝佐、凤翔师已和耀州郭崇志;道咸间关中并出?三三?(即三原鹞子高三、临潼黑虎邢三、潼关饿虎苏三),红拳大盛。高三占魁,砺盘功精子,手背腿独步于时,有飞腿之誉。访教关东,博采众长红化为一(与燕青、弹腿、六架、少林、地躺等拳交流),名振四方。关中以远红拳拳域多嵩高氏传授。一代宗家邢三,精研九拳和八卦步法,擅撑斩云靠母子棍法。力士周斌,与少林过从甚密,携枪棒谱返陕记之有籍。兼长六合大枪法者,咸阳越武称神枪,与兴平侯平西、泾阳李邦彦,递传三支,留传至今。至平凉邓木林、山西黄三、渭南常金秀、歧山蔡顺义及扶风张化龙等都于当时颇负盛名。
红拳历史起源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关中是历史上十三朝古都所在地,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保留的武术拳种十分丰厚,据《中国武术史》记载:秦时就已出现了对练套路,而且最早盛行于?三辅?,即今陕西关中一带,西汉京城长安附近地区。是关中拳最早的记载,据<史记>记载,秦王嬴政每打胜仗的庆功会上,武士?击皮为鼓?,红拳系列中的炮拳套路中的?放炮?,就与此有关。在宋代称西家拳,至宋末称红拳。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收录了红拳较多内容,太祖红拳三十二势中详细介绍了红拳,有许多陕西方言记载了红拳的技法特点,至今红拳还在沿用,红拳历史悠久,普及面广,在陕西省及西北五省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规范内容中,有?查、华、炮、红?,红拳系其中之一。 红拳是中华武术内容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华夏民族的优秀民族遗产,素有?东枪西棍,关中拳?及?东查西红?之美誉。红拳集内家外家拳之长,形成了以红拳为母系,兼有炮拳、花拳、九拳、通臂、象形拳(猴拳、醉拳)、跑拳和器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等,尤以关中最盛。据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农民运动>记载:清代,山东河北交界地区传习红拳者颇多。
红拳在西北五省十分盛行,带有浓厚的西北地域文化色彩,红拳源于关中, <少林拳法>载有?元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入寺授技传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此为红拳内偏陇蜀出关之始。明代红拳又以?丁家拳?名见载于<小知录 >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所载之?西家拳?;其惯用拳势?雀地龙?、?裙拦?等,大有与关东拳法并驾争流之势。至清代又复以?大小红拳、关西拳?见之<清稗类钞?技勇类>。用?红?拳名取其艳美、吉祥及绝好之意。
近代陕西红拳杰出人物:陕西靖国军总指挥、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河南省军务督办兼省长胡景翼将军。其在读书期间拜鹞子高三的大弟子金钟为师,成为高家拳的再传弟子,西北军中士兵多习练红拳。抗战时期,抗日义勇军中大刀队官兵也多习练红拳。
红拳人物介绍
1、李自成与红拳(1606--1645)子鸿基,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幼年酷嗜红拳,拜陕北延安罗君彦习练红拳及骑射、单刀。青年时期,率驿卒起义,加入了闯王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高迎祥牺牲后,众卒拥戴李自成,被尊称为李闯王。
2、孙守法(1647),字绳武,陕西临潼人幼习红拳,原为明末曹文诏部下,任游击。孙守法骁勇善战,善用铁鞭,故史书上有?铁鞭孙守法?之号。顺治四年在兴安府药箭寨一战中,手持铁鞭打死10多名清兵,其亦战死于此,陕西总督孟乔芳在给清廷的奏议中,还特别提到缴获?铁鞭一条?。
3、梁化凤,陕西长安县人,幼习红拳,善拳勇,嗜拳技。史载:?顺治十六年五月,郑成功大举入长江,六月破镇江,七月至江宁城下,二十三日清将梁化凤破郑成功擒杀大将甘辉等十四人,十月郑成功还至厦门。梁化凤因救驾有功官封太子太保衔。?
4、殷化行(1644?1710),字熙如,原籍山西沁水县人,王姓,明末全家躲避战乱,迁至陕西咸阳靳李村,改姓为殷。在疆场上战斗大半生,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战争中立有殊勋,是康熙年间的名将。自幼习红拳,好读兵书。康熙四年(1665年)中武举,八年由武进士授守备职,后擢台湾、襄阳,宁夏总兵官。
5、李麟,字振公,其先世延安人也,徙居咸阳马泉镇红拳之乡程家堡。红拳名师,乾隆年间平定三藩,征讨大小金川叛乱,因胆气过人,精于双刀,屡立战功,被乾隆封赏赐匾。
6、段永福(1842),清朝将领,陕西长安人,乡良出身。幼习红拳,膂力出众,曾参与镇压川、陕、楚三省反清叛逆组织。道光初,随杨芳平乱,亲手缚擒叛首张格尔,功任千总、守备、参将、广西提督、浙江提督。
红拳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子洋杯第九届传承人交流大会将于10月2日晚在西安石油大学体育馆举行。届时将有来自60个队的600多名传承人参加。
千年红拳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保存最完善的拳种,被称为中国武术的?活化石?,其包含了周秦汉唐的文化元素,据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邵智勇介绍,这次交流大会是以我省各地的红拳传承人、传习所为单位举办的一次规模大,种类多、器械内容丰富的交流盛会。根据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近年来对红拳传承人的普查,红拳套路有近百种,各类器械套路四十多套。
邵秘书长介绍说,也因为它的这些特性,红拳文化研究会将起动红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大会期间还将举办第三届红拳文化学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