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朱熹:第二章 童年生活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一个不起眼的经历。但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甚至有人说,一个人的品性,在童年时已开始形成。朱熹的童年基本在尤溪渡过,留下了许多聪明过人、长于思考、勤奋好学的故事。在朱熹的童年之中,可以看到他理学思想体系源头的蛛丝马迹。

绍兴三年(1133年),朱松因一个人的举荐,重新出仕。这对朱家来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个重要人物就是胡世将。

胡世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学生,他与朱松的交集是因为当时闽北发生了一起农民起义。

就在朱熹出生的那一年(1130年)七月,范汝为率众起事,在闽北一带活动。南宋朝廷几次对其招抚,可范汝为接受招安后,又再次起义。

绍兴元年(1131年)九月,胡世将奉命任福建路抚谕使,前往招抚叛军,来到福州。但在他到来前,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已平定范汝为叛乱。

朱松抓住机会,前往福州拜谒胡世将,向其进献“进据中原、克复神州”之策。

南宋刚建立不久,急需人才。因胡世将举荐,朱松得任泉州石井镇(今晋江市安海镇)税监。当时石井海运相当发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在此设卡,坐收舶税。

在石井任上,朱松并不得志。作为一个文人,他有着“进据中原、克复神州”的雄心和抱负。可现在,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税官,沉陷于“鱼盐之琐碎”。

事业上的不如意,使朱松更加想念尤溪家中的妻儿,特别是天资过人的朱熹。

朱熹四岁时的某一天,朱松指着天上的太阳,对朱熹说,那是太阳。朱熹却问:“日何所附?”朱松答道:“附于天。”朱熹进而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

一席话问得朱松目瞪口呆。朱松虽21岁就中了进士,但在当时“天圆地方”的知识背景下,他也无法回答儿子的提问。

估计当时朱松也没有想到,有关“天理”的提问,后来竟然成为朱熹一生苦苦追求探索的哲学命题。

这个有关“朱子问天”的典故,正儿八经地记载在《宋史·列传·朱熹传》里。

朱熹小时就着迷于对浩瀚宇宙的思索,并且沉迷近痴,几乎得病。后来,他自己回忆说:“烦恼这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的几乎成病。”

朱松任石井镇税监,除了重新获得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泉州知州谢克家的赏识。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吏部尚书谢克家捧着“大宋受命之宝“(国玺),迎接康王赵构承继大统,这可是大功一件。建炎四年(1130年),谢克家就官至参知政事(副丞相)。不久,谢克家以病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谢克家与赵明诚是姨表兄弟关系,赵明诚就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谢、赵两家往来紧密。

畏于金兵入侵,赵构把泉州当是必要时南逃的重要路线。深受赵构信任的谢克家,曾三次任泉州知州,每次在任时间都在一年左右。第一次,是建炎三年(1129年);第二次,是绍兴元年(1131年);第三次,是绍兴三年(1133年)。

在最后一次泉州任上,已70岁高龄的谢克家,对朱松的学识非常器重。经他举荐,朱松于绍兴四年(1134年)应诏入都。

?在应诏去杭州前,朱松回了趟尤溪的家。

朱松这次回家,看着又长高的朱熹,决定把他送进私塾,并作了首《送五二郎读书》诗:

尔去事斋居,操持好在初。

故乡无厚业,旧箧有残书。

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

诗囊应令满,酒盏固宜疏。

?羁宁似犬,龙化本由鱼。

鼎荐缘中实,钟鸣应体虚。

洞洞春天发,悠悠白日除。

成家全赖汝,逝此莫踌躇。

从诗的最后一句看,朱松已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朱熹的身上。

?三月,朱松启程入都,去应试史馆职位,而题目是“中兴事业之难易后先”。这是朱松经常思考的问题,他以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回答,得到了知枢密院事赵鼎的看重。

赵鼎于绍兴年间,两度拜相,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谥号“忠简”。后来,朱熹对其评价说:“赵丞相,中兴名臣一人而已。”与朱熹同时代的辛弃疾亦说:“佐国元勋,忠简一人。”

?人们常说,成功需要贵人相助。朱松连续得到贵人相助,这次得到赵鼎举荐,获任秘书省正字,这本应是朱松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不幸的是,不久朱家发生了重要变故。

八月,朱松母亲程氏去世。按照宋制,朱松应回家丁忧三年。

丁忧,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则必须去官为父母守丧三年。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历史上最有名的“夺情”例子,就是明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他因“夺情”饱受非议。

祖母去世,对朱熹来讲,固然不幸,但令他高兴的是父亲回来了。丁忧在家的朱松,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督导朱熹的学习上,成了童年朱熹最好的老师。

也许是有感于母亲离世,朱松教授朱熹《孝经》。

朱家世代以儒传家,朱松的好友罗从彦是杨时的学生。杨时就是成语“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他把程颢程颐的洛学带到了福建。当杨时学成归来时,程颢目送他远去,高兴地说:“吾道南矣。”

《孝经》是一部讲授孝道的儒家经典,朱松向朱熹传授儒家思想,选择从《孝经》开始就不足为奇。

《孝经》难度并不高,朱熹一学就会,在《孝经》上题字:“不若是,非人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的核心就是“孝”,这既是儒释道三家争论的核心点,也是后人批驳传统文化的归结点。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讲孝的,这在中国就不好传播。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开始讲孝,并认为一般的孝顺只是小孝,视众生为父母、使之离苦得乐才是大孝。这一提法,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扫除了最大障碍,迅速得到了发展。

朱松向朱熹传授的不只《孝经》,还有《易经》。

朱熹寓居的郑氏馆舍前,有一条溪,叫青印溪,溪中有一沙洲。这个沙洲,是朱熹和小伙伴们童年游玩的乐土。

有一次,有人发现一群小孩子在沙洲上嬉闹玩耍,唯独朱熹一个人坐在沙地上若有所思。走近一看,朱熹在沙地上画了一个八卦图,正对着八卦图冥思苦想。

朱熹沙洲画卦的故事,在福建建瓯也有流传。这是因为,不久后朱松携家在建瓯栖身,差不多年纪的朱熹,既然会在尤溪的沙洲上画卦,自然也会在建瓯的沙洲上画卦,两者并不矛盾。

当然,朱松传授给朱熹的远不只《孝经》和《易经》,随着朱熹两个哥哥的夭折,朱松膝下只有朱熹一人,他肯定是将毕生所学,豪无保留地传授给朱熹。

朱松认为,“《礼记》多鲁诸儒之雅说,独《中庸》出于孔氏家学,《大学》一篇,乃入道之门。”朱松应该也将这一想法,传递给了朱熹。后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从朱松身上可以找到朱熹“四书”思想的源头。

朱熹寓居的郑氏馆舍,原本就是主人郑安道为文友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自然是按园林式建筑设计、建设的。

馆舍中有一池塘,为方形,面积半亩有余,塘中植有荷花,周边种有桃树。春夏之际,荷叶田田,桃花妖艳,景色怡人。在这片美景里,留传着一个“半亩方塘二度桃”的故事。

童年朱熹在父亲朱松的督导下,自是勤学不辍。

一日,朱松给朱熹讲唐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要求朱熹默写这首唐诗。

朱熹立即研墨、铺纸,不一会儿就写好,呈给朱松过目。朱松见朱熹书法略有长进,喜上眉稍。忽然他脸色一变,原来他发现朱熹将“桃”字写成了“挑”字。他对朱熹批评道:“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

朱熹拿眼偷瞟自己写的字,发现自己粗心犯下的错误,立即认错:“怪我粗心,罚我写一千个‘桃’字吧。”

忽然天气突变,雷声大作,风雨交加,将池塘边的桃花打落一地。朱熹不受这不测风云的影响,一笔一划,专心致致写“桃”字。当他写完一千个“桃”字,已是手痛腰酸,脸布细汗。

说来奇怪,当朱熹写完一千个“桃”字时,天空又突然放睛,艳阳高照。朱松见儿子能不受狂风骤雨影响,在电闪雷鸣中不分心,写成的字个个端正有力,不免嘉奖儿子一番。

当朱松带儿子走出屋外,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原本被暴风骤雨打落的桃花,此刻地上却不见残红,而枝头上的桃花,如同没有经受过风雨一样,含笑绽放。

这个“半亩方塘二度桃”的故事,颇富神话色彩,在民间流传很广。学者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三字经》的时候,就用这一故事,作为勤学的典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