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杨振华谈当下相声表演:“有次看相声气得我三天没出门”

杨振华和穆凯

金炳昶、杨振华、巩汉林、范伟、贾承博、常佩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大批红遍全国的相声演员身上都有着“辽宁”的标签。

然而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东北式幽默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当下,肯留在辽宁本地的相声演员却少之又少,他们或去北上广深,或转行。昔日的风光和当下的困顿,不少辽宁的相声表演者们,不得不各凭本事,另谋出路。

“满台搞笑者,尽耍低俗贫,难言无以对,三日不出门!”这是此前有人请著名相声演员杨振华先生去看相声专场,他回家后写的一首诗里面的其中几句。

80岁的杨振华先生,时至今日一直在坚持相声段子的创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论相声怎么变化,相声所使用和传递的幽默不应该是低俗的。

“两个相声演员站在台上。一个说,这是我搭档。另一个说,我不是你搭档,我是你‘搭裆’。这次演出看完,气得我三天不出门儿!”曾经创作了《动物世界》《假大空》《如此大款》等相声名段的杨振华认为,很多年轻的相声演员不明白,浅薄和低俗不是真正的幽默,“下三路的幽默是神马玩意儿!相声的幽默,是排斥低俗的。相声演员站在台上,开始表演的时候,要让台下的观众对你有信任度。”

杨振华觉得,高级的幽默永远紧跟时事,运用相声的表演技巧,让观众在欣赏中得到快乐:“不会攒拢包袱,还不很认真的学,靠耍怪态根本不行。站在台上,出两三句,就得把观众抓住,这才是相声语言。”

穆凯:沈阳曲艺团相声演员不到10个

穆凯

穆凯是沈阳曲艺团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相声演员。他于1994年在相声大师金炳昶的推荐下,拜其弟子孙伟为师。现任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非遗项目沈阳相声代表性传承人。

现年38岁的穆凯是辽宁相声圈儿里十分活跃的一位。他给记者讲起了他当年拜师的一件趣事儿。“1994年,辽宁的相声在全国如日中天,杨振华、金炳昶、王平、常佩业、巩汉林、范伟、闫月明……好多好多。那时候别说央视,就是北京台的春晚,辽宁的相声都有好几段儿。我那个时候十四五岁,对相声心驰神往。”

金炳昶考他从一数到十

辽台有一档节目每周在当时的气体压缩机厂工人文化宫内录制,很多相声演员受邀录节目。家住附近的穆凯每周都骑个自行车去“听个蹭儿”。听久了,不免就想离偶像更近一点儿。有一次穆凯听着听着就往后台晃悠,正巧遇到了相声演员王振华。

他走过去问王振华:“要是想学相声,我找谁?”王振华回头一看,是个小胖孩儿,就逗他:“你找金炳昶啊!金炳昶就在后边呢!”

穆凯转身就想去找金炳昶,结果被王振华叫住:“你知道他家电话不?我告诉你啊?”

穆凯笑着对记者说:“我当时还以为他看我是小孩儿,逗我玩呢!要知道当时我师爷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了。后来我也没问过王振华,当初他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推荐了他。”

那天的演出在晚上八点多结束,金炳昶和杨振华两位相声演员顺着文化宫门前长长的阶梯走下去,我在后面喊:“金老师!我想跟你学相声!”

“我师爷这个人特别热心肠儿,愿意成人之美。”被个素未谋面的小胖孩儿叫住,就笑着说:“想学相声,那你给我数个数吧,从一数到十。”

“让我数数儿,一是看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大舌头;二是看看分不分平翘舌。”穆凯说,他不太分得清平翘舌,但是金炳昶还是没能硬下心来拒绝一个孩子。不仅给了家里住址约下次见面,还又一次给了家里的联系电话。

不少辽宁相声演员转行

因为年纪相差太大,在穆凯真正找上门去的时候,金炳昶给穆凯介绍了自己的弟子——相声演员孙伟。

“相声界的师门,一直以来学生是学生,徒弟是徒弟。学生正常收学费,但是师傅从来不向徒弟收学费。师徒如父子,徒弟在师父家有活儿干活,吃饭什么的师父都管。明白事儿的徒弟,三节两寿买点礼物看看师父,跟走亲戚一样。”穆凯说,最开始孙伟没太当回事儿,他让穆凯先买本《新华字典》看着,什么时候分平翘舌了,什么时候再学相声。两个月的时间,15岁的穆凯把一本崭新的字典看厚了,所有平翘舌都分清楚了。这份用心,让他入了师门。

从过去到现在,通过说相声成名的不在少数。“所有的相声演员都算上,凡是成名的,咱们不论人品个性,就单说功夫,能成名没有不下苦功夫的。但讽刺不是尖酸,文痞难成大家。”穆凯说,“目前沈阳曲艺团说相声的演员不到10个。很多咱辽宁的相声演员去了北上广深,有的拜得名师,在小剧场里坚持说相声,有些干脆转行。说起来,相声演员转行非常容易。”

新晋金马影帝范伟以前说过相声,演员刘威以前是说相声的,已故的演员傅彪以前说过相声,现任央视著名主持人的朱军以前也是相声演员。还有很多演员,业余从事过相声表演,包括葛优、巩汉林等等。

穆凯除了说相声以外,有时候还会表演小品或者评书,“相比于北京,在沈阳专门花钱卖票要进小剧场听相声的观众太少了。所以出走和转行也是市场规律。相声一直在改变,不管是在剧场里还是在春晚上,传统相声也必须得改。东北幽默,大开大合,火爆热烈。三五分钟内,你让观众觉得没意思,你不能适应这个快起来的节奏,你的舞台就没了。”

华商晨报记者 关舒柳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