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的“大刀会”的人后来怎样了呢?
一、大刀会的崛起
1、崛起的背景
1895年,中日结束了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早在1894年,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失败后,在威海卫又遭全军覆没。那时,日军就登陆了中国,占据了旅顺和威海卫,大量的民众逃亡。民众生活艰难,盗匪四起,大刀会也就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中。
关于大刀会,当时的官员有这样的记载:
查大刀会即铁布扇法,乾隆、嘉庆时称金钟罩,目为邪教,严行禁绝。现又起于光绪之二十年,其始不过千于人,来自河南归德府,至山东曹属传教。?
大刀会刚开始只有几十人,1894年,大刀会呈现公开化的趋势。
2、崛起的过程
大刀会、义和拳等这些团体,刚开始其实都是在小范围内,由民间的百姓或者下级乡绅所练,慢慢的开馆收徒,才有扩展趋势。大刀会最早就是金钟罩,大刀会也是这样的例子:
有一个叫赵天吉的人,属于八卦教的门人,在山东、河南等地流浪,秘密收徒,学习金钟罩之术。有一年,住进了富裕的农户刘士端家里,将功夫传给了刘士端。在上一篇文章里面说过,八卦教分为八个支系,又分文武场,后来的义和拳主要是从离卦教衍生出来的。而刘士端所学的是八卦教的另外一个支系?坎卦教的武场。
刘士端学了金钟罩功夫后,开始传授给同乡曹得礼、尤金升、王林凤等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小组织,在曹县、单县一带,正式组织大刀会。
3、大刀会的特征
义和拳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与本土宗教融合,产生了一套独特的练功方式。大刀会和义和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大刀会在其兴起的过程中,就是以金钟罩武术为根基的。
大刀会会众是如何练习的呢?有何特征?据记载:
习法时?诵咒焚符,冲水令其跪饮,即于灯上吸气遍吹其体,复以砖、棍排击之。
声称有咒术,火器不能伤,金铁不能刺。
也就是说进入大刀会,学到功夫后,浑身上下就能刀枪不入,这也是大刀会的特征,以此来招纳更多的人入会。
二、大刀会兴起的原因
在1894年后迅速扩大,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七个原因:
1、大刀会以?保卫身家?为口号展开活动;
光绪年间,山东土匪活动开始显著化,在每一个封建王朝末期,都会出现: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正好成了盗贼土匪集团得以产生的温床,在当地有几个有名的土匪:段二瞎子、谢五瞎子、岳二米等,这些土匪基本上都是由走投无路的人组成,专门打劫富户,同时也危及到一般百姓的生活。
大刀会成立之后,不仅没有效仿土匪的习性,反而所提出了?保卫身家?的口号,这正好符合当地百姓的需求。尤其是刘士端大刀会和土匪岳二米一战,击败了岳二米,一下子就树立了威信,在当地加入大刀会的人数激增。
2、大刀会被认为有侠义之心
大刀会从创立开始,有保卫本地太平之意,因此多次与土匪相抗。甚至是不需要酬金与土匪抗争,增加了大刀会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形象。
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中,就有宣扬正义、惩恶扬善的因素;古代的侠客,不都是具有这种行侠仗义的形象,才被称颂的吗?因此,大刀会的事迹在当地被传颂,当地?人皆推其侠义,争归附之。?大刀会的成员迅速扩展,声势浩大。
3、清朝开关之后,外国资本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在整个封建社会,我们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论是传统的农业,还是家庭手工业,都能够保证一家的生活能够正常运转。但是清朝被迫开关之后,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深入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百姓失去土地,大量的民众失业。这其中,有部分民众铤而走险,加入盗匪的队伍之中;更多的民众选择加入大刀会,在大刀会中寻求团体的温暖。
4、传统的大运河沿岸不行了
从隋朝修建大运河开始,这条运河就成了南北沟通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唐朝两京的粮食,就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从两浙地区运送过来。此条运河,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繁华的象征。
清朝开关之后,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后,蒸汽机已经引入进来,传统的大运河没落了。在大运河一向都有漕帮,而这部分人开始失业。失业人员,也成了大刀会的一个重要来源。
5、抵抗日本人
中国农民从来都有最纯真的爱国情怀,甲午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结束,日本人占领了旅顺和威海卫,当时传闻,日本人想要继续进兵,攻占更多的土地。这激起当地百姓的爱国热情,群情激奋。
一个人单枪匹马能抵抗日本侵略吗?显然不行,只能借助于团体的力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大刀会,想要通过大刀会来保家卫国,抵抗日本人的侵略。
6、地方官府治安维持能力减弱
在清朝后期,河南、山东都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和捻军作乱,地方兵勇不足。而当时,清朝最能打的是湘军和淮军,湘军随之曾国藩的隐退基本退出。只剩李鸿章的淮军。
而在地方上,出现了治安真空,地方官府没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地方的治安,往往需要借助于大刀会的力量,这也为大刀会的崛起提供了一个条件。
7、农民改变命运的理想化
大刀会最厉害的武功就是金钟罩,可以刀枪不入,还可以念咒施法。这是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农民理想的愿望。如果自身能够练到刀枪不入,还有人能欺负自己吗?这是普通百姓摆脱命运的希望。实际上这也是封建的愚民思想,包括后来的义和团也是号称有金钟罩功夫,有不少人就是在表演这一功夫的时候,出现了事故。
大刀会被这些纯朴的百姓看作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眼见周边的人相继加入大刀会,原本那些不很相信大刀会的百姓,也会加入。这就是农民最纯真的,想要改变命运的愿望。
综上所述:以上七个原因综合在特定的时期内,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总之,在短时期内,山东、河南、安徽的人大量加入大刀会,仅大刀会的中心,山东曹州就有5万人。
三、大刀会目标转移
1894年开始,大刀会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山东、河南、安徽三地,但基本上都是地方团体,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因此,1896年,大刀会在曹县烧饼庄、单县曹楼、单县西四里火神庙,这三处召集大刀会员。开始强化大刀会的组织架构,形成统一的领导。
大刀会有十几万人的规模,从此有大刀会的地区就没有了土匪。大刀会早期的?保卫身家?目标已经完全实现,有哪支土匪敢跟十几万人的大刀会对着干?
大刀会与西方的教堂、教民产生了矛盾。大刀会的任务开始转入下一阶段,排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