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绘本课

昨天晚上听了雷皓老师的《数学绘本:给孩子一双合适的“鞋子”》,一听到绘本故事都觉得跟语文相关,数学的绘本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雷皓老师先讲了一个关于鞋子的故事,巴厘岛绿色学校,让我们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天赋,就像一双双不同尺码的鞋子,都是不同的。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做好开学的准备呢?小学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喜欢会比学会更加重要!

雷皓老师从讲绘本故事《女巫的神奇罐》开始,简短的说了故事情节,数学的绘本故事既有故事线,也有知识线,数学绘本首先是数学的,其次是故事的。

我们作为一个听众开始听这个故事:一个村庄因为灾难没有吃的了,一位老者说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但是有个老女巫用神奇的罐子帮助大家解决了,有个勇敢的小男孩儿就去找女巫,结果老女巫不在,找了两个小女巫,带回来两个包裹,里面有两个罐子,罐子的颜色不一样,里面的人也不一样,那么效果一样吗?分别放了1个苹果到两个罐子里,绿色罐子出来1个,蓝色罐子出来2个,又分别放了2个苹果进入,结果看来两个罐子出来的可能不一样,分别放三个苹果……村民把自己家里的食物拿来分别放进两个罐子里,出来跟多很多食物,大家都很开心!结果老女巫来了,十分生气,老女巫拿着蓝色罐子,抓住1朵乌云变2朵,2朵变4朵……就这样变出了满天的乌云,下了一场大雨,村民都很感谢老女巫和小女巫,解救了他们。

雷皓老师讲完了故事的梗概,让我们思考如果自己是老师,应该怎么上这节课?只想其中的一点或者某个环节,有人说倍数,有人说加减法,我在讨论区打了一串问题:如果是你,会把食物投进哪个罐子里?老女巫为什么批评小女巫?老女巫为什么用蓝色的罐子变乌云?被蔡淑棉老师看到了说:一看就是语文老师提的问题。雷皓老师看着讨论区的言论,不断肯定大家的答案。

第三种身份自己是一年级的学生,听老师讲这节课。作为数学老师希望用数学绘本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依据情景,体验:观察——猜测——再观察——验证猜测——总结规律的全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神奇罐子的规律。培养孩子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上课用了三分钟把故事线讲完,现在到了数学线,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罐子一样吗?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罐子上的小人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小人不一样,那么作用一样吗?随意猜测之后,答案对不对呢?验证第一次猜测。如果把3个苹果放进去绿罐子呢?为什么?放进去4个呢?5个呢?数学讲究的是有理有据,一年级对于倍数没有概念,换一种方式,蓝罐子里进去1个1出来几个1?进去1个2出来几个2?进去1个3出来几个3?至少提供三次例子,总结规律。天上的乌云,孩子们翻倍到256片,变出了满天的乌云。

故事讲完了,知识学完了,写绘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创作分享,创作后孩子们把这些当做一个有趣的故事分享,出现错误是成长的契机,帮忙修改,教学的契机转瞬即逝,错误也可以变成精彩。把数学的练习换一种方式,能细微的观察到孩子的很多。

以知识为载体,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一年级如此,二年级如此……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如此,这个板书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知识推理的材料。

数学启蒙的意义何在?首先让孩子觉得有趣在一年级是很重要的;淡化学科的知识概念,不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就是计算、公式、不断的考试,数学是猜想验证,表达规律,比较异同。帮助孩子建立大数学观。

雷皓老师又讲了一个三年级的绘本课程,低段和中段差异很大,老师讲了五进位,十进制可能与十个手指有关,用十进制数一数各种事物,如果一开始人类用一只手来计数,就变成五进制了。到最后会发现几个一堆就是几进制。用两分钟作为创作者自己怎么上课?

如何达成的?老雷皓师开始讲自己是怎么上的?你相信天平两边的数字相等吗?学生带着有趣的设想开始这节课。

? 十进制的16和五进制的31相等,31读三一,31代表有3个5加1个1,到底怎么区分十进制和五进制呢?把你看看这堆珠子变没有变?无论是五进制还是十进制计数,这堆珠子都没有变。以此类推,再做一题,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两个数字相等吗?

有时候一个问题在你看起来不可能,不要急着放弃,换一个角度思考去思考,说不定就可能了。达到了人文目标。

自己摆一摆,用十进制怎么摆,换成五进制呢?数学课有时需要深入的追问,如果将来学了八进制呢?二进制呢?深入了解进制问题,几个一堆就是几进制。通过画图,再次加强。生活中有其他的进制,古代用二进制做八卦,电脑上用的是二进制,十二进制是时钟。

你会发现低段和中段的数学绘本不同,体会数学的魅力。作为听众,作为创作者,作为学生,如何使用数学绘本?数学绘本不等于数学绘本课,我们要做用绘本的人,而不是被绘本所限,以绘本为载体,创造性地将各类元素有机地整个在一起。从一课走向课程,读绘本,画绘本,分享绘本,演绘本。

绘本虽好,但不是全部。学人终是成己,一开始模仿,学习别人,不断尝试,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若想当好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