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集体记忆出现偏差,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是《爱我中华》的头几句,但这并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歌词。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才是大部分人的记忆。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第一句话到底是“五十六个星座”还是“五十六个民族”?实际上这首歌自从发表之后歌词从未改变过,课本上也一直都是“五十六个星座”,因此说是记忆出现了偏差,并且是集体性的记忆偏差。

我认为把“五十六个星座”记忆成“五十六个民族”的小伙伴一定很多,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集体性的记忆偏差哪?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曼德拉效应”,曼德拉出生于1918年,一生坎坷奋斗,成为南非的首位黑人总统,在很多传记及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但是曼德拉给我们的印象就是生活在上个世纪中叶的人士,很多人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曼德拉就已经在监狱中去世。但实际上曼德拉一直生活到2013年,享年95岁。

对很多人的采访,他们回忆到,印象中应该看见过关于曼德拉葬礼的报道以及其遗孀的演讲等,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没有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大脑欺骗了我们。

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很多人对于法国著名雕像“沉思者”的记忆是手握拳并且抵住额头,但“沉思者”的真实形象是用手托住下巴,并为没有握拳。很多人曾经模仿“沉思者”拍下的照片,也全部都是握拳抵住额头,但这就是一个错误的姿势,却一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那么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这些奇怪的“集体性”记忆偏差的案例背后原理都被称为“曼德拉效应”,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奇幻效应。

曼德拉效应仔细思考起来,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到底是我们的大脑记忆机制出现漏洞,导致记忆偏差?还是有外部力量介入,在悄无声息地控制着我们的视觉、听觉、记忆等所有的一切,我们所看到、感知到的所有事物都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

记忆是大脑内神经突触的一种习惯重复行为,相同的信号不断地通过神经突触,一遍不行那就两遍,两遍不行那就三遍,次数多了就被大脑记忆下来。那么曼德拉效应的记忆偏差,不可能凭空出现,这意味着在过去的某些时刻,我们大脑的神经突触一直在接收这样的信号。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信号到底是谁给我们的?

接下来从三个角度出发讨论一下:

1、平行世界和多重宇宙理论造成记忆混乱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桥段就是平行世界或者多重宇宙理论,其实科学家也曾探讨过平行世界的可能性,尤其是量子力学崛起以后。量子力学中核心的理论就是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简单来理解就是微观量子一切性质都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叠加状态的,那么在被观测的瞬间才会坍塌成一种确定的状态。

薛定谔曾用“薛定谔的猫”思维实验来嘲讽量子力学哥本哈根派提出的这个原理,在密闭的盒子中有一只猫、一套巧妙装置、一瓶毒药,打开盒子才能确定猫是死或者活,但如果盒子没有打开,那么就认为猫是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这是非常疯狂的说法。

借此延伸出的平行宇宙理论认为猫的死和活在打开盒子的瞬间同时存在,只不过处在两个宇宙中,每一次选择都会出现不同的宇宙。那么平行宇宙中的你是否有着某种联系,这造成了记忆上的偏差?

2、“缸中之脑”唤醒真实记忆

《黑客帝国》大家应该都看过,影片中讲述未来人类被人工智能所奴役,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虚假的,真实情况是大家都安静地躺在房间内,身体上连接着各种维生设备,大脑被控制。

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1981年阐述了一种“假设”细思极恐,如果一个人的大脑被从身体上摘除放进装有营养液的缸内,再通过计算机连接到大脑神经末梢上,通过控制电脑可以实现向大脑传送模拟信息,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身处蓝天白云之下,并且可以快速地奔跑,可以感受到劳累、可以有痛苦,当然也有喜怒哀乐。

那么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不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这就是非常著名的“缸中之脑”假想。宇宙很大930亿光年的可观测直径,宇宙也很古老拥有138亿年的历史,如果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生物文明,它们是否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大家可以天马行空的设想一下。

3、某些环境机制下,单纯的记忆错乱

这第三点应该是最能被现代科学接受,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例子中《爱我中华》的歌词,很多人都把歌词“五十六个星座”记忆成“五十六个民族”。其实还有这样一首歌,名字就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那么很多人的记忆出现偏差,跟这首歌有很大关系。

有些记忆并非是我们特意去记住的,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会出现一种问题,很多情形都是片段的,但是我们的大脑机制想要把这些片段连接到一起,最终就出现了偏差性的模糊记忆。

曼德拉效应中出现的集体记忆偏差,仔细思考起来还是挺恐怖的,这个世界或许并不真实?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