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被称为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被称为《抗日战争安魂曲》。

马勒所生活的奥匈帝国,是一个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危机四伏的国家。虽然同是日耳曼民族,但因为德意志比奥匈帝国强大,因此奥地利人常常受德意志人的欺凌。在奥匈帝国内部,波希米亚人又作为被压迫民族而受奥地利人的歧视。

马勒常说,我是三重的无家,在奥地利作为一个波希米亚人。在日耳曼人中作为一个奥地利人,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哪里我都是闯入者,永远不受欢迎。这样的社会背景,促使马勒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早期的作品曾写过一首名为《尘世的痛苦》的歌曲,真实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状。

创作背景

在他创作的9部交响曲以及声乐作品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我们可以听到他那优美极有生命力的交响力量,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生的赞叹。同时马勒的音乐又会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嘲讽,出现一些怪诞痉挛的节奏。尖锐喊叫般的音响,真实反映了作曲家的心理挣扎。

在艺术风格上,马勒的作品继承了后期浪漫派音乐的传统。拓展交响乐的表现力,发挥每件乐器的表现性能,造成音乐色彩绚丽的配器效果。从极其纤柔的轻奏到浓重而震撼人心的音响,瞬息万变、五彩缤纷。他探求庞大的乐队编制,根据音乐的需要扩展乐曲结构,用以表现巨大饱满的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