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弃草味是什么意思

不弃草昧意思是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出自《周易·屯》。

成语出处

书籍《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周易·屯

屯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卦。“屯”,囤聚。屯卦的主卦是震卦,客卦是坎卦。震卦的卦象是雷,“春雷一声惊万物”,震卦代表新生。坎卦的卦象是水,水总是往下流。屯卦表示客方日益衰落的状态是主方兴起的良机,同时客方力量仍然强大,主方的积极行动不一定取得好结果,主方应当耐心地囤聚力量。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周易

书籍《周易》即包括《易经》和《易传》,“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周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书籍《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