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在思考宇宙运动的时候认为宇宙产生这种运动变化是因为什么

1)天圆地方(盖天说):大致形成于周初,是中国古代宇宙学说。字面的意思是说眼前的地面是平的,整个大地也就是平的且是且呈方形的,天空就像是一个大“锅盖”罩着大地,天地在地平线衔接,日月星辰此升又落,于是乎就有了“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但是这种情况下天与地就无法吻合了,于是又有人提出,天与地并不衔接,而是像一把大伞高高悬挂在大地之上,地的周围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园穹形的凉亭。还有一种说法是,天地皆是球穹状,二者距离8万里,北极位于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永不停息,只是有时距离远了就看不见了。有关的古书记载还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满西南”、“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不得不惊赞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值得一说的是,天圆代表时间,地方即空间。由此可以追溯宇宙一词的来源。“宇”指各个方向、各个地点,“宙”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甚至是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等等这些所有的具体时间,战国末期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简单说宇宙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2)浑天说:起源于战国,“浑天”目前最早被西汉末年的扬雄提到,最初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所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全天恒星都不在一个天球上,而日月星辰都附在天球上运行。东汉张衡在《张衡浑仪注》中提到,天不是半球形,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像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但是天球不一定是宇宙的界限,天球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所谓“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后来一行等人通过实地测量天地,否定了盖天说。3)宣夜说:起源也很早,清末邹伯奇给出宣夜的字面解释是,“宣劳午夜,斯为谈天家之宣夜乎”,即整夜喧嚣达旦,表示天文学家整夜忙于天文观测、互相讨论;晋代天文学家虞喜等人提到:“宣,明也;夜,幽也。”,意思是天体运行昼夜变化。“宣夜说”这么一个学说的确有其观点:天没有固定的穹,而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气体中漂浮游动或静止,因此运动形态不同、速度各异;天无限高,显得苍穹,且无形体。其进步性在于:认识到宇宙无限且无固定的形体,行星运行各有其规律。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在《晋书*天文志》中保留了宣夜说的唯一资料,才使得这一思想得以保存下来。4)中国古代“五行”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意思是五大要素的运行和变化构成了世界,这是中国古代学者对世界本源的一个探索,但是由于视野的局限性,其观点的来源也只是局限于地球自然界的表象而已,其实我们知道,世界并非像“五行”说的那样简单,自然界自有其运行机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时刻在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是十分复杂的。5)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特点是宇宙进化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宇宙生成的论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生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生成,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模式。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把宇宙早期的演化史分为四个阶段:未见气的太易、气之始的太初、形之始的太始和质之始的太素四大阶段。最具科学意义的宇宙演化观点是南宋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元气旋涡”假说,“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出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形成个地在中央;气之轻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类经图翼·运气》)。6)人地关系。中国古代先哲把“究天人之际”作为重要的思考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观。但“天人合一”并非如当今许多人所误解的“天人一体”,而是在“天人相分”基础上的“天人同构”。它的两个重要推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原则和“天人感应论”。在天人关系问题上,道家强调“以人合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战国以来逐渐形成的天人感应论,沿着意志感应论和自然感应论两个方向发展。西汉(前206—公元23)哲学家董仲舒(前179—前104)认为天像人一样有意志,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使占星术具有了司法或预警的性质,天文学家成为天意的解释者。东汉哲学家王充(27—97)认为天地是含气自然,人不能以行为感天,而着力发展自然感应论,为物理科学和时间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