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科的人物生平

春,党中央着手恢复经济,荣科应聘到上海华东纺织管理局,参加杭州经纬纺织机械厂建厂工作。同年7月,他帮助国营第二机械厂解决了被国外封锁的隔纱板制造问题,为上海260万纱锭恢复生产铺平了道路。同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此时,杭州经纬纺织机械厂奉命内迁山西榆次。荣科负责年产万吨的机械化纺织机械铸造车间的设计和筹建。开始信心不足,曾向国外求援,但条件过于苛刻,回过头来坚持自力更生,组织华东工业部和本厂的技术人员,按他制定的蓝图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仅用了1年零3个月就完成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铸造车间的建设任务。为此,他荣获华北地区工业劳动模范的称号。

球墨铸铁是一种特殊铸铁,拉力大、硬度高、韧性好、耐热程度高,是代替铸钢、锻钢的重要金属,是制造纺织机械的重要材料。而它的成本只有铸钢的1/3,利用普通铸铁设备即可制造,易于大量生产。当时全国各地制造球墨铸铁都要经过两次处理(即两道手续),荣科于1952年7月26日创造性地采用硅铁铜镁球化剂,以钟罩法一次处理铁水获得良好效果,将中国铸造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第一,这一先进经验一经普遍推广,即可给国家节省铜材50%左右,使球墨铸铁制造成本较两次处理降低25%;第二,简化了制造中的操作程序,节约了人工,为大力推广球墨铸铁的制造打下了基础。第三,由于铁水温度高,流动性好,大大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质量。这样的球墨铸铁再用淬火方法,即可制成勃林纳448硬度的耐磨针状铸铁,它是汽车工业中及工作母机工业中的代钢的主要材料。1952年9月10日,《山西日报》以“荣科工程师与工人结合,试制球墨铸铁一次处理成功”为题,作了详细报道。接着《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大公报》都全文转载。为此,荣科荣获山西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并荣获纺织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刻有“发扬光大”四个大红字的银盾纪念奖。 航空研究院决定试制涡轮风扇发动机,由航空材料研究所担任总冶金师,负责生产1台份加工件、3台份毛坯件的任务,均由荣科负责。试制任务迅速展开,前后机匣和燃油附件铝合金铸件的试制,从工艺设计、厂房布置、生产准备到试制定型,只用了3个月时间。通过试制整台发动机,为航空材料研究所创建了航空锻、铸件生产条件,并培养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冶金技术队伍。 同年,为实现中国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8飞机装配双台涡喷7甲发动机的方案,必须首先研制出气冷空心一级涡轮叶片。荣科肩负重任,在他指导下,汇集有关厂、所,特别是沈阳金属研究所、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航空材料研究所的科研力量,通力合作研制9小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这是涡喷7甲发动机成败的关键,也是歼8飞机双发设计方案能否实现的难题所在。首先研究设计气冷空心涡轮叶片试验件,建立冷却效果试验器和叶片热冲击试验器,又一个一个地攻克了选材、精密铸造模具设计,型芯材料断芯故障,脱芯技术,铸件疏松、叶片校正等技术关键,涡轮叶片终于试制成功,为歼8飞机试飞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

气冷空心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研制成功,不仅震动了中国铸造界,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当时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只使用了锻造空心叶片,对铸造空心叶片能否在高负荷下工作,还不放心。后来经历了3年才获成功。该公司技术董事胡克博士访华,看到涡喷7甲发动机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后,大为惊讶,他对荣科说:“能看到你们的铸造空心叶片,是一大收获!”对此,荣科没有说什么,只是付之一笑。此时此刻,他想起28年前,在罗尔斯·罗伊斯工厂实习时,英国人在报纸上用漫画讽刺中国实习队的情景,他更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荣科对待疾病一直抱以乐观主义的精神。他虽得了口腔癌并动了大手术,但从未因此背上思想包袱,而是以坚强的毅力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即便在术后最痛苦之时,也从未呻吟一声。他酷爱武术、喜欢游泳、爱好运动,这也是他战胜疾病的一大法宝。1974年术后出院不久便拜师学习八卦掌。他虚心好学,勤于苦练,还写了许多笔记。有3年多时间,他总是坚持每周4~5次起大早乘公***汽车赶到天安门广场去习武,不管春、夏、秋、冬,持之以恒。以后他每天总是坚持两小时以上运动,即使去外地出差也从不间断。大家对荣科这种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表示敬佩。他还是北京市武术协会理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地坚持锻炼,练就了他强壮的身体和敏捷的行动,对战胜恶病和献身航空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武术也使他能临危不惧,歹徒面前呈英豪。70年代后期某年仲夏,荣科去杭州开会,一天傍晚去西湖游览,四个不法青年企图拦路抢劫。正当他们下手之际,荣科一显身手将四个歹徒扫倒在地。他们看见这位满头银发的老头如此身手不凡,逃之夭夭了。

荣科患口腔癌至今已过去20余年,但一直很稳定。这种情况在医学界也是罕见的。因此,在90年代一次世界医学大会上,肿瘤专家吴恒兴将他的病例作为成功的典型交流经验。这除了是医疗的成就外,也是他本人的思想、精神、情操及长期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结果。荣科退休后,仍孜孜不倦地为铸造技术的发展、为关键工程的建造和乡镇企业的开发贡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