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气入骨内功方法

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桩是大多数武术采用的方法。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桩功法。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站桩的要领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站桩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会站桩站的腰疼。

练气入骨秘功及蹲墙乃是杨氏太极府内派所传,其中练气入骨功,练俯身拱腰的式子可以从最初15分钟开始,慢慢到30分钟。即由立正姿势俯身拱腰下去后尽量保持两腿绷直,再拱腰直起。初练时,双腿麻木,慢慢,可以多练一会了,俯身拱腰是练气入骨的妙法,练时感觉每一次下按都能感受到脊柱在动,直身时随着脊柱断续的咔吧声,腰椎、胸椎、颈椎逐节而起,感觉脊柱内内气充盈,至此,方感受到俯身拱腰的一点真实功效。

1、双脚合拢,全身放松。

2、然后双手十至交叉在头上,手心向上,双臂伸直,然后肩臂放松,交叉之双手如向上托物,作轻揉蹂动,两腕交叉互划由前--上--后的立圈,肩臂肘应配合作相应晃动。脊椎由颈、胸椎、腰椎依顺序随之晃动***18次。可参照图十一练法。

3、然后双手分开,掌心向前,两臂贴于两耳,然后头向前倾,臂向前伸,腰背放松,胸腰不的脊柱骨向后拱突,头手向下划弧,使腰前俯卷曲而下,到腿前成拱形。见土十三。

4、两掌心向地面,分别脚前方、左侧、右按压18次,然后捏脚腕后面昆它穴18次,手回到体前,以拱腰之形式,逐渐使要伸直复原,同时臂贴近两耳随头部上升复原,成3式只要求,反复做18次。随着时日的增加逐日增加次数。连完再练面墙式18次。见图十三、十四、十五、十六。

本功表面看与一般弯腰之法无甚不同,单其实质完全不同,练次功时脊柱各关节都要放松,争取每一个脊柱关节的卷曲之势顺序由上而下,而不是一俯而下,切记,切记!直腰时使腰向上挺,逐节向上,慢慢而上,不是一挺而上,慢慢复还。

熟练之后加大难度,既慢慢卷曲而下,以最快的速度逐节伸直。

松溪内壮功在修习内丹功法之前,首先经过筋骨锻炼(各种基本功法舒展骨络),舒展筋络、关节并拉长韧带,从外及里,否则练习静功时,难免腰酸腿痛,骨软肉僵,盘坐不起、体力不支。然后经过经络锻炼(引气归元功法),其目的在于畅通经络,收集耗散之气,调整全身气血平衡。再经过经脉锻炼(坠手、含机桩等功法),其目的在于练气修脉,旺盛气血,充盈骨髓。

动功法蹲墙功等法可以消除脊柱s形,这有很重要的作用。马步闭目,吸气时腹往后贴,同时胸部鼓起,内视会阴之热气如很重的一块被提到胸部。然后喷气,同时迅速鼓腹,将胸中之气砸到会阴穴,如此迅速武火呼吸三十六次,接着可以习练弹抖脊柱的法子,前后用力抻拔俯仰或练习练气入骨秘功,然后让人捶打自己的背部,可以卧在床上,让人从命门揉到大椎以上,一遍遍的揉,丹士则静静躺着,内视,揉到哪里内视到哪里,久久之后,从命门处轻轻握空拳捶打、拍打,再双手搓热,抚于脊柱上,从命门到大椎一线,快速的搓,搓的火热。

上面的完成后接着练还精补脑法,两个大拇指摸后脑,就是刺激脑下垂神经这一部分,掐耳后的一大片,掐得舒服得很,你看你现在试试看,由太阳穴一直掐到玉枕。也掐也揉,掐了包你头脑清醒,后转眼睛,闭目眼睛转圈子,转个多少圈随便你,转来转去,用手擦后脑。还可以继续轻轻拍打全身,震动骨骼,壮内坚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