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肢体痉挛针灸需补阴泻阳?针刺屈肌就补阴?针伸肌就泻阳?
中风是目前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中风损伤大脑,遗留的后遗症往往严重影响生活,甚至不能自理。如何有效治疗中风后遗症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中风后遗症表现形式有很多,最主要的后遗症就是肢体偏瘫,以上肢屈曲,下肢过伸为主。但是在中风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损伤了大脑特定的部位,就会出现肢体的痉挛,也就是不自主的抽动症状,且保持较高的肌张力,轻刺激,甚至不刺激就会发生不自主的抽动。临床上,这是让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头痛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症状的有效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并且对解决肢体痉挛有很好的疗效。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补阴泻阳”。虽然,理论可以很简单地去论述治疗过程,但是对具体操作却让很多医生摸不着头脑。有的人甚至认为,补阴泻阳就是简单地对肢体屈肌、伸肌的针刺,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探讨一二。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补阴泻阳”就是补益不足的阴精,泻除多余的阳气,用以治疗“阴不足、阳有余”的疾病,或者说是“阴虚阳亢”的病证。
针灸如何“补阴泻阳”?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即穴位、针刺的补泻手法和经脉的阴阳属性。
穴位层面来讲,人体分阴阳,即腹面为阴、背面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半身为阳,体内为阴、体外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取穴可以依据穴位的部位来定阴阳。或者根据穴位的偏性来定阴阳,比如涌泉偏于补肾水,命门偏于补肾火等等。
针刺手法来说,补泻就不用说太多,单式补泻手法有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徐疾补泻等,复式补泻手法有偏向于补法的“烧山火”和偏于泻法的“透天凉”。
经脉的阴阳属性,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三阴经即为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三阳经即为阳明经、太阳经和少阳经。“补阴泻阳”可以根据经络阴阳属性来选择。
当然,对于穴位的刺激手法也有讲究,如三棱针刺血、梅花针刺血均具有泻法的特性,而附子灸、隔姜灸、艾条灸均具有补法的特性,可酌情使用。
中风后肢体痉挛,一般以上肢屈曲、下肢过伸为主要表现,这样看来就是上肢屈肌过紧,伸肌过松,下肢伸肌过紧、屈肌无力导致。
这样用阴阳该如何划分呢?对于属阳的上肢部分,屈肌在肢体内侧面,属阴伸肌在肢体外侧面,属阳。根据症状来看,属于阴急阳缓。
对于属阴的下肢部分,屈肌在背侧面,属阳,伸肌在腹侧面,属阴;根据症状来看,同样属于阴急阳缓。
那么,对于肢体痉挛的治疗方式就十分明了了,阴急阳缓,那就需要 泻阴补阳 。
中风肢体偏瘫最常见的证型就是“气虚血瘀”型,阴阳属性来讲,“气”为“阳”,“血”为“阴”,“气虚血瘀”证型同样可以归类为“阴急阳缓”。所以,对于其治疗当是 “泻阴补阳” 。
临床上,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原则上能不刺激伸肌就少刺激、轻刺激,对于屈肌尽量深刺、强刺激。因为在针刺手法的规律就是,轻柔的、表浅的刺法多为补法,深刺、强刺激多为泻。
一般对于上肢屈曲的症状,可选用云门、尺泽、大陵等内侧面的穴位;对于下肢过伸的症状,可选用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以上穴位根据肌肉的厚薄选用2 4寸的针灸针进行针刺,可达到使肢体张力恢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