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当年居然能过审?太敢拍了,恨不得每一句都截屏!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友谊宾馆。

这天,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位导演,和几个编剧朋友,聚在这里,正琢磨着,要开拍一部新电视剧。

导演有自己的心思:第一,拍一部之前中国从未拍过的系列喜剧;

第二, 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

他说:写喜剧,就要找到一个,能让全民开涮的靶子…

朋友边写边说:那就拿我们自己开涮得了。

他们决定,主角就设定为一群文字工作者,在一间编辑部里,发生的故事。

但是,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得多:编剧写的不尽如人意、剧本丢失、片子没法立项…

鼓捣了好一阵子,终于选出了30个故事。

那年头,电视剧取名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念头,格式似乎都一个样。几个人把本儿写完,取名: 《编辑部的故事》

那位导演,名叫郑晓龙,是片子的总策划。

他后来又拍了一些作品:《北京人在纽约》《四世同堂》《金婚》《甄嬛传》…

郑晓龙

几个编剧朋友,也是老搭档:王朔、马未都、苏雷、冯小刚…

王朔

马未都

苏雷

冯小刚

电视剧一播出,马上引起热议,火爆全国…

有人说:精彩纷呈,百看不厌…直到今天,它依旧是中国顶尖的情景喜剧之一。

壹 | 编辑部成立之前

1990年,电视剧《渴望》的劲还没过,全国人民对于讲述普通人故事的电视剧已经上了头。

为了把闲置的摄影棚用起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打铁趁热,打算开拍第二部片子。

刚执导完《渴望》的郑晓龙,找来当时京圈儿里,最当红的编剧,打算开辟国内第一档情景喜剧。

《渴望》

郑晓龙的想法,和以往不太一样。

他希望,这个片子,除了能让大家笑,还能带出 社会 的一些问题,引发观众思考。

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创作路上困难不少:有的编剧写得有陕西味,有的故事性不强,有的故事过于低俗…

这时,艺术中心的一位美工师傅毛遂自荐,希望能一起加入创作。

一开始,郑晓龙并不同意:美工师傅来当编辑?这不是胡闹吗?

但是,这位有着编剧梦的美工师傅却很坚持,天天拉着郑晓龙软磨硬泡…

郑晓龙看完他写的几集剧本,倒觉得有点意思,决定让他加入。

这位美工师傅,名叫冯小刚。当时大家都没想到,这位美工师傅,会是后来创下亿元票房的名导。

几个人在宾馆里日思夜想,确立了故事的大致方向:以王朔的剧本为例,可以嬉笑怒骂、可以混不吝、可以调侃、戏谑,极尽开涮之能事…

总之,好玩之余,要透着讽刺和思考,但不能低俗。

在一番探讨之后,几位编剧确定下了剧里的六位主角:

伶牙俐齿,漂亮时髦、得理不饶人的女编辑戈玲;

经历过封闭年代,思想僵化、时刻不忘革命理想和阶级斗争的老太太牛大姐;

自私抠门、心里总是打着小算盘,还爱打小报告的老同志刘书友;

小混混出身,油腔滑调、心思活络、人脉广泛,整天琢磨着怎么来钱快的余德利;

还有心思细腻、一身正气,顾全大局的老主编老陈…

这几位性格各异、毛病不少,但同样古道热肠的文字工作者,在中国 社会 改革开放的初期,在一间名为《人间指南》的杂志社里,为了改善杂志社的经营和传播困境,和 社会 上三教九流的人们打着交道…

真善美、假丑恶…

转型时期的 社会 问题,家庭和个人面临着的纷争和矛盾…

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所遇到的困惑和思考…

当时中国 社会 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人间百态、蝇营狗苟、喜怒哀乐…

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相遇了…

郑晓龙从四十个故事里淘出了三十个,开始了这艰难的编辑部之旅。

走一条新的道路,要面对的困难,自然要比老路,来得曲折和凶险。

出于某些考虑,立项开拍前,郑晓龙邀请了思想较为开放的,北京广电总局局长张永经当艺术顾问。

许多人劝老局长:这片子听故事就不老实,要是趟这浑水,小心晚节不保啊…

但当张永经听完故事之后,力排众议,大手一挥,给剧组发了通行证:拍吧。

贰 | 编辑和他们的读者

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参与客串的演员,一***有64位。

其中有许多,在当时也许并不十分有名,但现如今已经是响当当的大腕儿:于谦、张国立、李诚儒、郭冬临、梁冠华、刘蓓、濮存昕…

可以说,《编辑部的故事》汇聚了中国当代顶尖的喜剧艺术家。

首先敲定的,是李冬宝的扮演者,葛优。

当年,刚拍完《顽主》的葛优,名气不算大,头顶还有点头发,有点蔫儿巴巴的神态中,是精神小伙儿李冬宝的不二人选。

《顽主》中的葛优

当年的葛优只是个刚涉足演艺圈的小演员

一开始,当冯小刚找上他时,葛优因为接拍了其他剧,婉言谢绝了邀请。

但是冯小刚说:在这片儿里您是绝对的主角,每集都有您的戏;另外两部您是配角,要我是您,我就选这部。

葛优考虑了几天,一拍脑门,答应了。

郑晓龙和冯小刚还跑到电影《遭遇激情》的片场,专门找到了当时的万人迷吕丽萍。

后来,据郑晓龙回忆:一进片场,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看到她漂亮又时髦的脸蛋,我就知道这角色非她莫属了。

《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吕丽萍

拍摄开始,却依旧困难重重。

为了隔音,剧组用三夹板和海绵等的防火材料,把摄影棚围了起来。

不凑巧,北京的酷暑来临。因为要同期录音,排风扇也不能开,在灯光器材等等的包围之下,摄影棚内部,高达60摄氏度;

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凉水放桌上,过会儿就成开水了。

为了保证安全,大厦的管理人员,要求剧组每拍摄15分钟,就要全员到室外乘凉,直到房间里的温度降下来,再继续拍。

一喊停机,剧组里的演员和职员,就人手一根冰棍,心里盼着赶紧降温;

女演员要顾着妆容,在烈日炎炎下小心补妆,防止卡粉;

男演员要小心汗水浸透衣服,变得透明,拍上去不雅…

有时候,正拍得热闹,降温时间一到,导演赵宝刚不乐意,又不得不出去,只能黑着脸到躲到角落里去生闷气…

导演:赵宝刚

在这期间,状况不断:因为过度劳累,郑晓龙患病住进了医院;

导演和摄像沟通不畅,进度受阻…

好不容易拍完了,又面临审查的关卡…看完成片,人人都觉得,这片子要过审,实在困难…

但没过多久,捷报传来。相关领导看完成片后,写下了批语:该片善意地针砭时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颂扬了 社会 真善美,予以通过。

叁 | 走在时代前面的编辑

《编辑部的故事》最后成片25集,除了一两个比较复杂的故事分为了上下集,其他都以每集一个故事作为呈现。

有网友评价: 台词密集,嘴炮不断,抖机灵得恰到好处,知识分子的冷幽默雅而不俗,结合时代特色,针砭时弊绵里藏针,细品之余大有深意;

六位主角性格各异,形象立体,戏剧冲突制造得极为自然,堪称 社会 缩影;配角也是大腕云集,红花绿叶皆出彩;国产剧的盛世,可赞可叹。

还有人评价: 一间平平常常的屋,几位忙忙碌碌的人,几颗实实在在的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这部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即使放到今天,《编辑部的故事》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爱上不该爱的人,无法得到回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内心?

老年人的生活除了带娃,还是否应该有自己的 娱乐 ?

片子还帮助当时受歧视的群体,除却刻板印象:

胖子、残疾人、在舞厅工作的歌手…

其中的金句,放在今时今日的任何一部国产剧,都可以挂个几天的热搜…

比如,媒体对于“低级趣味”的 娱乐 ,应该保持的态度:

比如,关于家庭暴力:

关于性别平权:

关于婚姻的调侃:

关于婚恋观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关于年轻人打扮、化妆:

关于 健康 的 娱乐 :

关于公款吃喝:

关于家庭关系:

关于人情 社会 :

关于艺术与道德…

还有许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无法言明,但别有深意的隐喻…

许多人说,这部剧在以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姿态,针砭时弊、干预 社会 ;

但是我所看到的,是片中洋溢着的,满满的理想主义情怀…

为了挽救想要寻死的女大学生,李冬宝和戈玲到对方家里,彻夜开导、陪伴,悄悄把敌敌畏换成白开水…

也不说大道理,而是坐下来,讨论爱情的意义…用知识的力量,让钻进牛角尖的姑娘,悬崖勒马;

为了帮助台胞找回失散的儿子,他们登报寻人,借出办公室,在门口站岗,一个个筛查身份,最后帮助父子团圆;

为了帮助疑似被家暴的女性,他们义愤填膺、彻夜赶稿,痛斥家暴者…虽然最后发现是一场误会,但他们的一腔热血,可圈可点。

他们都只是一群,斤斤计较、会背后说八卦、会互相揭短、会贪小便宜的,并不完美的普通人…

但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做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完美一点的事。

在《编辑部的故事》里,人们坚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们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假丑恶;

但同时,他们从不放弃寻找真善美。

他们相信,遇到困难,作为 社会 一份子,互相帮助,责无旁贷。

正如主题曲里的歌词所说: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这是一部值得重刷、值得被记住的电视剧。

但看的时候,我们不免会难过:因为,28年过去,这样的片子,我们再也拍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