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孙悟空大闹天宫200个字
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定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在太白金星的举荐下,玉皇大帝将孙悟空叫到天庭当弼马温。悟空在知道了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小官后,打下界去,愤而回归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托塔天王李靖奉命率领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被悟空打败,撤回天庭。玉帝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第二次招安孙悟空,封他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并让他去管理蟠桃园。
没过多久,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让七仙女到蟠桃园摘取仙桃,孙悟空在得知蟠桃会没请自己后,盗桃偷丹,扰乱蟠桃会,酒醒后自知闯下大祸,再次逃下界。
天庭第二次围剿花果山,孙悟空因被金刚镯打中头,被二郎神率领六圣擒拿。押上天庭,斩妖台各种刑法都无法伤到孙悟空分毫,于是太上老君将孙悟空带回兜率宫,放进八卦炉里炼丹,孙悟空因躲在巽位,反而炼出火眼金睛,四十九天后逃出八卦炉,大反天宫。
后来,如来佛用五指山镇压了孙悟空,并告知其数百年后将有人来将他放出来。
故事取自章节:
第四回:官封弼马温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
1、孙悟空:
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2、二郎神:
又称二郎显圣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口神、赤城王、昭惠显圣仁佑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清以前曾被奉为戏神,还被奉为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
由于封神演义的影响,二郎神通常叫作杨戬,他力大无穷,变幻莫测,能有七十二变(八九玄功)。他的武器是三尖两刃枪,武功绝伦,座下有神兽哮天犬,额间有第三只神眼。
3、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尊称太上。
太上为道之祖,体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太上者,万物之所尊,在圣为众圣之尊,在真为万真之先,在地为万国帝王之师,在法界为无上法王,在教为万教之祖。
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