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书法的先秦书法概论
谈先秦书法,必先言中国书法。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目多端,难以尽举。兹仅依时序,分作十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略撮其意而已。
谈及中国书法史,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即:最早的书法是什么样子?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过,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涉及到:一,可以查考的中国历史最早起于何时;二,文字是怎么产生的;三,文字史是否与书法史同步;四,现有的实物资料能否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第一个问题纯归史学家们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留给理论家们去讨论,第四个问题,则属于我们的书法家以及书法艺术爱好者们;其实,实物资料的审美价值,更容易让人发生兴趣。 先秦书法艺术(前221年以前)
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汉字从起源到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关于中国汉字的起源,还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结论。按照《中国通史》的记述,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6000的伏羲氏时代出现的八卦图形,取代了结绳记事,是汉字的起源。
今天,能供研究和欣赏的最早汉字书法,就是殷商甲骨文。著名甲骨文学者董作宾先生将甲骨文风格分为五期:
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字形雄健古拙,布局开阔,粗犷奔放而稍逊风韵。
第二期,祖庚、祖甲时期,字形秀美、明快,书风谨饬,用刀从容、沉静。
第三期,廪辛、康丁时期是波谷,笔画草率、柔弱。
第四期,武乙、文丁时期,百花齐放,一扫此前颓靡之风。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全面成熟,程式定型,字形精细。
甲骨文采取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竖式排列方式,这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和规矩,影响了中国汉字书写方法几千年,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改正自左而右横式的排列方式。
从甲骨文到篆书的书体演变,是便随着周灭殷商实现的。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到秦朝,字体大同小异,但字形多样。今天,我们将甲骨文和这一时期的字体统称为大篆。
从艺术上,商代后期有了铜铸金文,但文字数量很少,西周时期的钟鼎金文则是精美的艺术品了。西周的金文,即指铸刻在钟鼎上的铭文。它与商代的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从笔画到结字、章法都是甲骨文的直接承袭。
西周金文书法风格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武、成、康时期,字体承袭殷商,笔道厚重,肥笔较多,结体谨严方整,大小不一,章法错落自然,风格质朴浑厚,显示出三朝初建时的蓬勃气象。第二期为昭、穆时期,笔道趋向云亭圆润,间有肥笔,结体规整,每行字数固定,章法开始着意求工。第三期为***、懿、孝、夷、厉、***和、宣、幽时期,笔画更为匀细,肥笔完全消失,结体多姿多彩,生动有致。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庖牺氏八卦造字、神农结绳造字和仓颉象形造字等说法,但谁也不能断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有一个成熟过程,在这段道路上,是靠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条腿前进的。 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用笔来描画或者作记号。倘若书画同源之说有道理,那么文字史或者书法史起码不晚于此。
先秦书法品类 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它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的商代遗物。后来经过不断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而上面的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
甲骨文,主要是刻划而成的,从书法角度欣赏,已经完全具备了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构成因素。如现藏历史博物馆的一片商武丁时期(公元前13-12世纪)的牛胛骨,上面刻字多达128个,记述丁酉日商边之事,刀法灵秀,变幻莫测,奇趣丛生。甲骨文的章法或整齐或错落,结体或规则或随意,线条或纤弱或刚劲,这除了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的客观限定之外,不能否认其主观审美趣味和书法意识。另如祖庚祖甲时期甲骨、廪辛康丁时期甲骨、武乙文丁时期甲骨等,亦各具气象。有意思的是,少数甲骨不是刀刻,而是用朱书或墨书所写,这证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记事书写材料是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名缯书。20世纪30年代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曾有人盗掘出一件帛书,年代约为战国中晚期,是中国目前最早的帛书。帛书上绘有神怪图和写有900多字,是一种数术性质的书。春秋时期帛书就已经出现,《国语·越语》有“越王以册书帛”的话,可见帛书和简册在当时是并行使用的。
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着,它从稚拙阶段渐趋完美,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