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有冲突吗

那么先要了解周易的起源。周易的内容十分丰富,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它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周易》内容累积甚多之人生经验,以数理逻辑、汇萃万物,其哲理可应用一切人事时地物上之措施,故上能探求宇宙本体而知天命,下可指导人生之行藏,而成为一部人生重要处世与行事之宝典。故人称“书中之王、群经之首”,是一部天下人间的大经大法。《周易》不只是用来算命的,也是用来了解自然法则,了解宇宙的真相。而佛教是让人们行善布施,认识因果。所以我认为两者并没有冲突。至于佛道有没有冲突,首先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公元1世纪,佛教出现大乘与小乘之分。公元前3世纪,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佛教开始在亚洲传播开来,往南首先传入斯里兰卡,然后东传到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南传佛教多为小乘佛教。北传佛教则以大乘为主,公元1世纪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向朝鲜、日本等地流传。佛教的教义是在印度传统社会的土壤中发展起来,如轮回转世的学说、艰苦修行的修道方法等。佛教适应的是印度列国时代反婆罗门教思潮的需要,因此提出了“众生平等”的理念以对抗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在东汉的时期,佛教进入中国后,一方面一些士大夫很快就看到了佛教的麻痹教化的功用;另一方面,一些人也看到了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冲突和不调和,南朝著名的神灭和神不灭之间的争端就是这样。自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佛教的一些思想与儒家的敬天法祖的思想格格不入,佛教自身教义的复杂与晦涩难懂也使之很不容易为下层的民众所接受。因此,佛教要在中国得到传播,就必须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本来是一种学说,源自春秋时代的老子,经战国时期的庄子完善,遂成为老庄学说。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到汉朝早期,为统治者所接受,成为一种施政方式。道教也在汉朝起源,它附会了老庄的学说,吸收了阴阳家与秦汉方士谶纬等学说,经过东晋葛洪以及其后的陶弘景寇谦之等人的加工改造,成为一个具有比较完善体系的宗教。首先是佛教外来宗教造成的种族冲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自然就会引起华夷之辨十分严格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反感。其次是佛道孰为上的争执。两晋南北朝时,佛道并盛,统治者往往出于自己的需要,对两教或有取舍,或调和并一同提倡,这就使两派开始争夺宗教势力的主动权。这个时期,佛教被官方认可甚至大力提倡,南朝自东晋时期一直到宋齐梁陈各个朝代,帝王大多都非常崇信佛教,梁武帝更是对佛教推崇有加,甚至舍身入寺,佛教在南朝有了蓬勃的发展。北朝从后赵的石勒、石虎时代开始支持佛教,中间虽然经过北魏太武帝灭佛,但此后佛教再度兴旺,更有甚者如北魏孝明帝崇佛抑道,大大推进了北朝佛教的发展。因此,佛教在南北朝由于自身的日趋成熟和统治者的扶持,大大地扩展了势力,而此时道教刚刚从民间走向上层社会,刚刚向正统化转变,力量相对薄弱,但道教毕竟是本土的传统的宗教,因此道教在这一方面就拥有相对的优势。两教就产生了谁是主导的争执。由此可见,佛道争端,其实并不是两教的教义和宗教哲学的冲突,而是两种不同文化在融合中的冲突,是两种宗教间的利益的冲突。这个时期,佛道冲突的典型表现就是三武一宗灭佛。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佛教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的冲突造成的。佛教寺院的扩大,占据了大量的田地,佛教僧侣不税不征,和封建国家争夺着劳动力和军队来源,直接触犯到了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利益。例如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在汉人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的支持下,进行鲜卑汉化的初步改革。崔浩出身于儒学世家,这种渊源使他顽固地恪守儒家“夷夏之防”的观念,强烈排斥各种与儒家思想相抵触的意识形态。崔浩给北魏太武帝加上了“太平真君皇帝”的光环,竭力推行道教,道教成为北魏的国教,同时极力削弱被视为“戎神”的佛教,斥为“淫伪杂祀”。佛道矛盾的背后更深深掩盖着北魏鲜卑贵族与主张汉化的汉人贵族之间的矛盾。信仰道教的崔浩则是后者的代表,他以崇道为幌子,促成了这一行动,深层的目的则是实现鲜卑的汉化。可惜他操之过急,过于激进,最后导致了失败。北周佛教的发展在西魏时期已经开始了,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都信仰佛教,佛教在北周长盛不衰,严重影响了北周的兵源和税收来源。周武帝决心进行灭佛行动,目的是充实国家的力量。这次灭佛,北周政府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寺观财富,而且获得了近300万的编民,遂使生产日益发展,“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从而,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和对突厥的斗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通道观的建立,促成了儒、道、佛三教的交流与互相渗透,为建立以儒家为治国之本,辅以道、佛的三教结合的新的封建统治服务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唐代因为宗姓的缘故,道教有着独一无二的尊崇地位。武周之时,武则天继位后,为进一步神化其统治,强调其君权神授,更是利用佛教做为工具,不断改元的年号如“天授”、“证圣”、“天册”、“通天”、“神功”、“圣历”、“大足”都有佛教政治内容。其实,女皇虽然笃信佛教,但此时的她兴建大云寺、兴造大佛像的用意,已不是为了弘法行善,而主要是为了佛教的政治意义——象征“皇帝佛”弥勒下生而统治世界,并以之作为大周国的立国之本。不过佛教在教义上的优势,使道教难以匹敌。于是道教就利用政治上优势排斥佛教。武宗灭佛正是这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佛道的矛盾是武宗灭佛的直接原因。这几次灭佛事件中其中周世宗灭佛,是最有影响的一次。其实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都前后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灭佛则是比较大的一次。从现有的资料上记载,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条衰落了。在这一背景之下,三教之争,就更趋于缓和,从这之后,儒佛道三教之争,已不像过去那么尖锐,也不像过去那样明显,虽然还是有,但相对而言,规模都比较小。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三武一宗灭佛本质上还是在追求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特别是北周武帝,把佛教和道教同时禁毁以获取财源和兵源。佛教的发展必然给封建国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道教和佛教的争端往往是封建国家采取灭佛措施的一个导火索,它的背后常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