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有什么特征?

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选用的材料是一整块世间罕有的带条纹状的红玛瑙,玛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为浅红色,里面是略呈红润的乳白色夹心,色彩层次分明,鲜艳欲滴,本身就已是极为罕见的玉材。

此杯为模仿兽角形状,口沿外部有两条凸起的弦纹,其余的装饰重心均集中于兽首部位。兽作牛首形,圆睁双目,眼部刻画得惟肖惟妙,炯炯有神,长长的双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双耳硕大,高高竖起。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双唇闭合,两鼻鼓起,就连唇边的毛孔、胡髭也刻画得细微精确。

这种角杯实际上源于一种被西方称为“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当时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的工艺美术中是十分常见的。因此,这件玛瑙杯很可能是由唐代工匠模仿西域传来的器物所制作的。它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