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考验,亦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跟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早在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砭石作为治病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人们创制了金属针具代替砭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针具不断改良,发展至今天的不锈钢针。艾灸起源于人类开始懂得用火的时期。简而言之。从石器时代起,人们已开始懂得应用简单的工具及热源,从而激发身体的抗病能力以恢复健康。无论应用什么工具,主要是刺激机体的潜能以对抗病邪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又名静,自号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人(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六世祖皇甫棱为度辽将军,五世祖皇甫旗为扶凤都尉,四世祖皇甫节为雁门太守。曾祖皇甫嵩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拜征西将军,太尉。后来,皇甫氏族渐趋没落,但朝中仍不乏做官之人,皇甫谧的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陵令,父亲皇甫叔侯,仅举孝廉。
到皇甫谧这一代皇甫家已经家道衰败,他由叔父母抚养长大,家境贫寒,过着拮据的生活。他那时还不懂事,从小就贪玩,不学习,不求上进。到了20岁还不知道用功读书。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被邻居称为不成材的傻子。20岁那一年,有一天他在野外玩耍摘了些果子,想回去孝敬叔母,没料到叔母不仅不高兴反而无奈地叹息说:“你已经二十了,也该成人了,可你不知道学习,没有什么本事,即使你用山珍海味来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你如今这般,我甚是担心啊!你不明白长辈的心意,让你进德修业。最终得到好处的是你啊!”说后老泪纵横。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皇甫谧下定决心,努力向学,不再虚度光阴。他拜师、读书、学艺,半工半读。种田时也手不释卷,埋头苦读,博览群书。因此留下了“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的佳语。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了一位学识渊博、沉静少欲的大学者。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史学著作。
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苦读,疏于养生,皇甫谧在42岁左右厄运突如其来,罹患痹湿病,半身不遂,举步维艰。病魔缠身,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幸有叔母劝阻没能发生。或许由于疾病折磨,皇甫谧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开始饱读医书。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普通的人是不易得到的。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常年的病榻苦读,使皇甫谧不仅在医学上卓有建树,在文学、史学上的造诣也声明远扬。公元267年,晋武帝敬皇甫谧品格高尚、学识丰富、医术高明,下诏书请他做皇太子的老师,皇甫谧不慕虚荣,不愿做官。淡泊名利的他认为靠俸禄养活自己是要分担别人的忧愁的,而自己体弱多病难以承受。贫贱又是读书人的常事,所以当即上书辞诏,他说:“自己为草莽之夫且不幸患病19年,半身不遂,不得不披头散发与鸟兽为伍。还是请求另找贤能。”晋武帝感其言诚恳,于是送书一车加以勉励。皇甫谧如获至宝。更加废寝忘食,沉浸在书海之中。
他所编著的《针灸甲乙经》即《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为《甲乙经》。成书于甘露四年(259)左右,全书***10卷,128篇,是我国现存传世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也是最早最多地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资料的重要文献。是将《素问》、《灵枢》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内容丰富,涉及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叙述系统,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症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理论完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皇甫谧也因此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此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还有以前已经亡佚的针灸文献。此书存其精华,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针灸甲乙经》不仅成为中医学宝库的珍藏,而且建立了较完善的针灸理论体系。此书问世之后,唐代太医署始设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代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内容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至今,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化,但原则上均本于它。1700多年来,《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导,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故备受国内外历代针灸医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