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有没有篡位?

在清宫档案《雍正朝起居注册》里记载,公元1735年农历8月18日,时年58岁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与大臣议事,8月20日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又过了一天,仍然照常办公。8月22日,雍正皇帝突然得病,当天晚上,朝中重臣被匆忙召入寝宫,已是淹淹一息的雍正皇帝宣布传位给乾隆。8月23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大清皇帝一国之君,皇宫档案只是如此简要的记下了他的突然死亡,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引起了人们的猜测。皇帝驾崩,举国哀伤,可是悲痛之余更多的人心头有一个疑问,雍正皇帝为什么会突然死亡?是突如其来的疾病还是有人蓄意谋害?雍正死的蹊跷,死的怪异,他的死也成了大清朝的一桩迷案。

但是,无风不起浪,谋杀一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里面也有详细的雍正皇帝遇刺身亡的记载。说是死于血滴子,是吕四娘使用非常凶的暗器血滴子把雍正头颅给弄走了。传说,因为雍正的头被吕四娘拿走了,只能用一颗黄金打造的脑袋来替代下葬。1981年,文物考古部门儿曾经想通过发掘雍正皇帝的泰陵地宫来确认真伪,但被有关部门儿拒绝。对于黄金头颅是不是真的,至今也没有得到确认。

还有一种说法是?m女和太监串通。清末的稗官野史《梵天庐丛录》一书中说,雍正九年即1731年,“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伺胤?睡熟,用绳缢杀”。这段文字貌似有理有据,但被否定。因为雍正王朝后宫是风平浪静的,没有哪一个王朝像雍正皇帝的后宫那么风平浪,没有波澜。这和《甄?执?防锩姹硐值那∏∠敕础E懦?了这两种说法,那么雍正的死因就落在了疾病上。他的死和他的一个喜好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炼丹。

可以说雍正给历史留足了悬念。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先皇驾崩,雍正隆登大宝,从此一个谜团也相伴而生,纵然历经三百年的光阴,仍使后人争论不休,那就是雍正皇帝矫诏篡位之谜。雍正究竟是阴谋篡权,还是合理继位,诏书上写的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有清一代为什么偏偏会在雍正身上出现这样的疑问呢,今天就来与大家***同探讨一下。

为什么会有雍正矫诏篡位的传言?

其实,传言是雍正的政敌所为。

一方面是八爷党和太子党等政敌残余所为。他们夺位斗争失败,贼心不死,图谋不轨。另一方面,雍正继位后,实施了众多的针砭时弊的改良政策,彻查前朝贪污弊病,自然损害了原先许多旧势力的利益。例如实行了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使得地方官吏的灰色收入变为公家所有,官员从此再也不能在这上面打主意。其次,重整机构、整顿吏治,设立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从此权力被牢牢掌控在皇帝一人手中,削弱了大臣的权力,从此天下再无一人权力可以与皇权相抗衡。

此外,雍正一朝,大兴文字狱,使得人心惶惶,文人士子整日惶恐不安。著名的如“吕留良案”、“清风不识字案”等,波及范围之广,手段之残忍,着实令人发指,势必也招致天下文人士子的忿恨和不满。

这些敌对势力为了表达自己的不忿,发泄不满情绪,于是开始造谣诽谤、罗织种种罪状,妄图动摇雍正的统治,最著名的莫过于:“改诏夺位”、“骨肉相残”、“不得善终”三大恶名,其中尤以雍正皇帝矫诏篡位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

雍正继位是顺理成章。

理由一,当时最有皇位竞争力的三个皇子皆不被先皇康熙所看好。皇太子胤?人情冷漠,就连兄弟生病他也不闻不问。而且因为当太子储君多年,迫不及待的想做皇帝,太子胤?竟然暗中勾结索额图等大臣,意欲不轨,妄图行刺康熙,因此康熙认为其忠孝仁义皆失,两次废立太子。皇八子胤?,人送外号“八贤王”,为人八面玲珑,结党营私,处处收买人心,康熙早已看穿其居心不良。十四子胤?胆识过人,颇受康熙赏识,但是年轻气盛,没有政治经验,恐无法掌控时局,康熙临终前为了历练他让其领兵在外,驻守边疆。

理由二,根据历史文献《清圣祖实录》记载(原文大意如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西郊畅春园,丑刻(凌晨两点),康熙突感不适,立刻下令将在南郊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召回,寅刻(凌晨四点),康熙下令将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皇九子胤?,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皇十三子胤祥,以及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叫到畅春园的寝宫跟前,当众宣布继任人选: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记,即皇帝位。戌刻(晚上八点)康熙驾崩。

《朝鲜李朝实录景宗实录》也曾记载,第四子雍亲王胤?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如果说《清圣祖实录》的撰写会受到皇位后继者的意愿所左右,有记载不实之嫌,那么《朝鲜李朝实录》是大清藩属国朝鲜的官方史书,因为地处边陲,远离中土,受到清朝政治影响较小,所以这一记载相对比较客观,可信度比较高。

但是谣言没有止于“真相”,雍正公布了文章开头的权威说法后,谣言反而传播得更加厉害,以至家喻户晓。即使在今时今日,号称“康熙遗诏原本”诏书公开展出后,依旧没法消除这流传了几百年的“谣言”。

谣言总是含有信息性、未知性、重要性、传播性四大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纳普搜集了1942年间1000条战争谣言进行分析,得出了谣言的三点特性——信息性、传播性、未知性。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又在《谣言心理学》中总结出重要性、含糊性两点。

如果我们将这两项研究合并,就会发现未知性和含糊性说的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某些内容无法得到证实,以至信息残缺,充满未知。

归纳起来,一条谣言的形成需要四个要素——信息性、未知性、重要性、传播性。这在雍正篡位的案例中,一一验证。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写了一本书《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这个书名很好地诠释了谣言的信息性特征。对于皇帝更替这个重要事件,雍正篡位正好是一种信息,包含了神秘的皇权如何移交,雍正与康熙、十四阿哥允?、隆科多等人间的恩怨关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八卦。

在信息性的要素中,还有一点关键——信息的某种真实性。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说,一个谣言想让人相信,必须有一个“真实的核心”。也就是说,即使是谣言,它的信息也要有一部分是真的。

阿哥们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几条篡位说法,都抓住了一点——康熙晚年看重允?,让他在西北建功立业,就是为传位做准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关于胤?篡位的谣言,都和十四阿哥有关了。民间盛传,康熙病重时,皇十四子允?率兵在青海打仗。康熙为传皇位,急召允?回京,但这份圣旨被隆科多扣留了下来。隆科多矫诏,让外甥胤?来到康熙榻前,成为皇位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