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通诠的学者评价

以下摘自《百家讲坛》栏目著名学者纪连海先生序——

……好在哪里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详尽的注释:

《吕氏春秋》篇幅较长,内容涵盖儒、墨、法、道、兵、农、名等各家学说,其中除涉及理论阐述外,还有人文地理、五行八卦、占卜、星象、农业、音乐等多方面知识点。幸运的是,作者在这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尽管,书中不乏“天人感应”等迷信思想,但作者本着忠于原貌的态度,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吕氏春秋》通篇都可以得到详尽的注释,其中,所有的生僻字都加以注音和解释,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文字内容。

第二、20幅插图

20幅插图均为作者原创,对《吕氏春秋》中提到的典型宫殿、地理位置、星象、音律、机械、鼎的图案、农业作物都做了直观的展示,这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吕氏春秋》的注书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尤其是《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这一篇的插图中,輴、鸠、樏三种交通工具的绘制,更是在完全没有实物参照的情况下的想象力的产物。

第三、较为精心的考证

书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在原文中通常都只提名字,而作者在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将历史人物的生平及评价都再现于注释中;对于一些地名,比如《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中的羊肠山,再比如《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篇中的孙朴、续樠等地,作者都指出了相应的地理位置,并写明了出处。这样,人物、地名都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立体的、全息的,读来有血有肉,自然觉得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