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都是官窑吗?那这里面的“官窑”算什么?是就叫官窑还是泛指 之后的耀州窑 龙泉窑是民窑?
宋代五大民窑除南宋官窑、汝窑和哥窑外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窑!但其余二窑都有民窑产品和“官供”产品,官供其实就是朝廷的定制产品。真正意义上连续烧制的官窑在明洪武后期开始,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说的官窑,是指朝廷指派督窑官常驻窑口,按照宫廷的图样,用最讲究的工艺、最好的烧制技术,不计成本地烧制瓷器,并批量把成品进贡朝廷。用大白话说就是皇家窑口!
其实,早期的官供和官窑产品质区别并不大,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官供最早出现在唐代越窑,称“秘色瓷”,这在1987年4月法门寺塔地宫出土14件的清单上有明确标注,为皇家供奉。五代时期的龙泉窑也为朝廷烧制贡瓷,宋人称“秘色瓷”,为“龙秘”。宋人庄绰的《鸡肋编》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益加工巧。”“钱氏”即五代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的钱氏王朝统治,依据“禁廷”的“制样需索”,为朝廷烧造“贡品”(本人在《艺术市场》07.7有专门论述)。
南宋时期龙泉窑的主要窑口溪口烧制的黑胎厚釉类产品,质量、工艺、艺术上甚至超越南宋官窑,并没见民间陪葬同类产品,说明溪口产品不是民用的,龙泉县志也有记载“州县官尝不得见”而直进宫廷,这也是个有力的说明。所以,在前几年经过国内专家统一论证,浙江博物馆的龙泉溪口薄胎厚釉类标本全部更换标牌为“龙泉官窑”,整器存世量甚至少于汝窑!
随着考古的发展,五大名窑的冠名有被颠覆的可能。“素烧”指为了厚釉又不流挂,而不惜工本数次进出窑,上数道釉的一种工艺,这个工艺只有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哥窑。其他窑口则为一次施釉、一次烧成的民窑烧制模式(指元中期以前的单色釉历史),更何况龙泉还烧制哥窑(这有明确记载,为一楼更正,现在龙泉的大窑称弟窑)。
以上为本人回答您问题的原创(除引用历史记载外),大致说明官窑的意思、模式及发展,也说明了五大名窑的今身及今后的展望,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