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什么什么军事需要?
风筝问世后,便与军事结缘,留下了许多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公元前202年,刘邦集中韩信、彭越、英布等40万大军,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这时项羽兵力不过10万,粮草也快吃完了。韩信为瓦解项羽的军心,用牛皮制作了一只风筝,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又命围攻汉军,高唱楚歌,其声悲怨,动摇了楚军的军心,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200年,韩信欲与陈豨合谋反汉。想挖地道至未央宫,为了测量未央宫的距离,韩信着人做了一只风筝,这只丝绸作面的板子式风筝,其型像一只蝴蝶,顺风起时,一边放线一边计量线长,将风筝飞到未央宫上空,从而测量其间的距离。
三国时期,如皋是吴魏的交界地,魏军常来袭扰。吕岱命百姓放带有铜铃的飞鸢为信,督军应战,这时的飞鸢就有了烽火之意。
南北朝时,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被敌将侯景围困在台城(今南京附近),粮草断绝,形势危急,城外虽有援军,但城池受困无法联系。将军羊侃献计把救驾密诏藏于风筝中,顺风放到城外欲搬救兵,可惜风筝放出后被侯景发觉,乱箭射下。羊侃和梁武帝远远望见,束手无策。
明朝陈眉公撰《白石樵真稿·辨风筝》中,曾有一则“黄头儿风筝脱险”的故事。黄头儿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位侠客。公元559年,北齐彭城太守王勰之孙王韶遭人陷害,被打入地牢。黄头儿趁夜色掩护,潜入地牢,救出王韶。可宫墙高大,宫内岗哨密布,戒备森严,一时难以脱险,只得暂藏到僻静的金凤楼上。为了迅速越过无法攀登的宫墙,黄头儿便从楼内取出一只大风筝来,他将绳索一头拴在金凤楼门栓上,一头系好风筝,手一推,风筝乘风而起,黄头儿抓紧风筝一跃飞越宫墙,王韶也以黄头儿的做法,乘风筝脱险了。
《北史》记载,唐朝将领张丕,被田悦率领的叛军团团围困在临名城里,情形十分危急。为搬取救兵,他绞尽脑汁,最终决定用风筝传信息。风筝飞了一百多丈高,经过叛军阵地,敌人乱箭齐发。幸运得很,风筝把求救信顺利送到了援兵那里,很快解了围,被困将士得以死里逃生。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1347年高丽(朝鲜)将军崔莹在平定济州岛耽罗国的时候,利用风筝使士兵飞登悬崖峭壁,同时又用风筝带着火种飞入城中放火,从而攻占了耽罗国的城堡,平息了叛乱。
新罗时期,公元647年(真德女王太和元年)发生了毗县廉宗的叛乱。金庾信将军接受了讨伐叛逆的任务。一颗巨星陨落在宫城边,引起民心骚动,认为这是女王败落的征兆。金庾信想出了一个计策,制作一只很大的风筝,挂上点燃的东西,趁天黑悄悄放入空中,大肆宣扬陨落的巨星又飞天了,女王将赢得胜利。这样一来,稳定了民心,提高了部队的士气,最后平息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