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希区柯克呢?

首先,希区柯克的电影技法,是一种纯电影的东西。他是真正地在用镜头、剪辑这些电影手法讲故事。这些东西对后来的电影影响很大。可能有人会觉得“电影不就该用电影讲故事嘛?”,可事实是,很多导演没能力用电影手法讲故事。希区柯克的片子在当时都属于纯娱乐片,但却影响了无数导演。很多讲电影调度摄影的书中都可以看到用他的片子做范例。剧本非常细致,每部片再开拍之前他心里已经很清楚是什么样,包括音效。所以他拍的素材和最后成片非常相似,这点有点像做动画,基本不拍没用的镜头,而很多导演素材和成片的比例可能达到1:10或者更多,至于王家卫……他们绝对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门派的人。“演员是牲口”这话多少有些误解,但他确实是不太和演员讲戏,比如演员都喜欢问角色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回答是:为了你的片酬。他善于在情节情景摄影剪辑这种手法中营造氛围,这时候演员的演技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悬念设置:他的“炸弹比喻”在编剧中应该没人不知道了,两个人谈话,半小时后桌子下的炸弹突然爆炸,观众会惊讶,但如果一开始先让观众知道桌子下有个炸弹,然后这两个人的谈话过程整个都变得悬念迭起了,这一理论后来在所有好莱坞的悬疑动作类片子中都普遍使用。这源于他小时候在教会学校的经历,当他犯错后,可以选择接受惩罚的时间,一般孩子都会把惩罚时间推到最后,这导致他整个一白天都处于担惊受怕中。其他诸如“设置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光天化日下的犯罪”这些对后来故事设置也影响深远。最后来点八卦:希区柯克后半段名字在他们语言里其实有不雅的含义,所以他喜欢对别人讲,叫我希区,没有柯克。他最大的梦想是可以随意走入一家服装店,买到自己合身的西服,这一愿望估计到死都没实现,虽然他一直以固定的西装形象示人,但其实他有大量的、几乎看不出差别的西装。他人生中曾有过几次吃橘子减肥的尝试,然后,快速反弹了。他喜欢画画,最早进入电影公司的工作就是画字幕和片头设计一类的工作。小时候地希区柯克是个敏感内向害羞不善运动的小胖子,长大后,他肥胖的身躯内还有这个小胖子的影子,经常会因拍片而紧张,所以会安慰自己“这只不过是部电影。”不过这话更适合国内导演拿来自我安慰,这胖子一辈子也没用这种心态拍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