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跤时隔二十多年后重返全运会?
看到这个题目后,我非常欣慰,中国跤在二十多年前举行了告别仪式,现在又复出了,这对一些人来说真的非常有益,但是真心的想说时过境迁,为时已晚。就好比经纪公司因为某些原因把一名歌手雪藏了,等到这个歌手复出后,歌坛里已经完全没有这个人的位置了。
中国式摔跤不是奥运会项目,各省在削减体工队的大背景下,不可能再为中国式摔跤再次成立体工队。唯一可能得就是从柔道或者国际跤的编制里分出几个给种子选手。剩下的全都是无编制队员。可能有人问,省队有编制无编制队员有啥区别?那区别可大了,有编制队员吃住免费,同时享受国家工资待遇,还有免费医疗,而没编制的,即便省队不差你一口饭和一张床,但是你一没工资,二在退役时候不享受国家待遇和任何对运动员的优惠政策,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因为从档案上就没你这个人。
基层市体校更是不可能成立队伍,现在基层市体校很多都招生困难,同时经费紧张。就拿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来举例,如果这次奥运会拿了4金1银1铜,位列全国地级市奥运成绩第一,但是这能说明什么,因为在不久之后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裁撤该项目所建立的队伍。柔道队男女队员加一起不到15个人,各个球类项目已经并入各高中。其他地级市更是惨,散打、拳击,很多地方你自主招生,市体校给你个名头罢了。
摔跤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小众项目,无论柔道,还是国际跤,还是中国式摔跤。只要跟摔跤有关,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大胖子推来摔去”,并且摔跤类项目训练极其艰苦,过去城里孩子几乎没人能坚持下来。尤其眼下这个环境,如果靠全运会来扶持这个项目的话,这个力度是远比不上二十多年前的,与其搞成一个不上不下的体制内运动,练了以后只能几年一次全运会有施展的时候,还不如走民间传承路线,好好包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