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因谋反罪名被杀的?
“莫须有”这个罪虽然一直都是用来形容岳飞的,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因为“莫须有“这个罪而死的功臣良将还真不在少数,只不过没有这个专属名词罢了。
韩信的死就属于犯了”莫须有“之罪,而且韩信一生还不止犯过一次”莫须有“之罪。
一、从楚王到淮阴侯
韩信的第一次”莫须有“之罪就是从楚王被贬到淮阴侯。
韩信,大家都知道,刘邦手下”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盘都是韩信率军打下来的,最后更是作为统帅带领全军一举在垓下击溃项羽。不过,也正为韩信如此百战百战,他的军事才能才更让刘邦胆寒。
垓下之战刚打完,刘邦就跑到韩信的军营里把他的兵权拿下了。面对刘邦的这个行为,韩信甚至都丝毫不感到意外,毕竟刘邦之前也做过好几次这样的事儿了。
后来,刘邦又以希望韩信衣锦还乡为由将他由齐王改封为了楚王,实际上也是担心韩信在齐国时日已久,根基过深。
当了楚王的韩信还是没能让刘邦放松警惕。这时候韩信反而给了刘邦一个借口。
项羽手下原来有个大将,名叫钟离昧,跟韩信关系特别好。项羽败亡后,钟离昧就跑来投奔韩信了,韩信也不能见死不救,就把钟离昧留下了。刘邦听说以后,就以要去云梦泽(一个古代的湖泊群,大致在今湖北境内)游玩为理由,召诸侯们来相会。
这时,韩信手下就有人跟他说:”刘邦此行正是为了钟离昧而来,不如杀了他去见刘邦以证清白。“韩信犹豫不决,就去找钟离昧商量,把有人跟他提建议的事儿也说了,钟离昧心知肚明,韩信已有杀他之心,被逼无奈之际,也只好自杀了。
随后,韩信就带着钟离昧的首级去见刘邦。怎料,刚一见面,刘邦就命人把韩信绑了起来,刘邦给韩信的理由是”有人告你谋反“。韩信被迫带上满身的刑具被拉到了洛阳,可到最后也没审出韩信的谋反罪来。
不过,刘邦还是把韩信的楚王爵位拿下,换成了淮阴侯。
二、韩信之死
韩信之死很显然也是源于一次”莫须有“之罪,只不过这次操刀的换成了吕后和萧何。
公元前197年,代相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往征讨,韩信以生病为由没有跟着去。刘邦此时对韩信更不可能有信任可言了,韩信去了也没兵权,早就心灰意冷了,自然也就不想去了。
不过,就在刘邦出征期间,发生了一个事儿。
韩信府里有个家臣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有心处决。这个人的弟弟想救哥哥出来,就跑去吕后那里告了韩信一状,说:”陈豨当初来长安的时候就曾经私会过韩信,两人早已约好,陈豨谋反,韩信给他做内应。韩信现在正在家里和家臣们商量,打算夜里假传诏书把罪犯和奴隶们都放出来,突袭皇后和太子。“
这番说辞无论真假都好,作为一个极富政治智慧的女性,吕后也不会放过这个替丈夫除掉眼中钉的机会。于是,她把萧何找来谋划,萧何给她出了个主意:假装刘邦已经平叛成功,马上就要回来了,召列侯进宫一同祝贺,待韩信到来之际,一举将其拿下。
还蒙在鼓里的韩信哪里知道他们的主意,一下就进了他们的包围圈,被武士们五花大绑起来。最后,韩信被处死在长乐宫的钟室之内。
后来有人把韩信的一生总结为”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知己就是这位让他重生、又害他去死的萧何,两妇人中让他生的是对他有”一饭之恩“的漂母,让他死的自然就是吕后了。
韩信临死之前的感慨一定很多:
他可能后悔当初蒯通劝他造反的时候,他没有行动;
他可能也一直在怪刘邦和吕后为何如此狠心,一定要置他于死地;
他可能也会怀念曾经那些征战沙场的日子;
.
他的人生到底有多少遗憾,也只有他自己更清楚了。
当吕后将韩信的死讯告诉刘邦的时候,刘邦”且喜且怜之“,一半是高兴、一半是怜惜。从朋友的角度出发,韩信不该死;从君主的角度出发,韩信又不得不死。
表面的理由是”莫须有“,而实际上的理由却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