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升天及其他

看到过两则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

一说:

? 汉朝的淮南王刘安,传说他很少干正经事,只爱寻求仙丹灵药。他逢人便说:“有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派人进山访仙,果然,他从仙翁手里得到了一张仙方。他把自己关进暗房里,炼起仙丹来。八卦炉里炼出10颗圆滚滚的仙丹,他一口气吞下5颗。没等吞下另几颗,他已飘飘悠悠飞上天去!剩下的仙丹,让门外的鸡犬抢着吃了。空中一阵鸡鸣狗叫,原来它们也上天成仙了!后人常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讽刺一人做官得势,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沾光。

? 另一说:

? 西汉末年著名的道教人物唐公昉在其学道成仙后,带着妻子、屋宅、六畜,举家升天,由此演绎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妙典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述,唐公昉学道成仙,举家成仙升天时,“惟以鼠恶,留之”。 唐公昉为什么憎恨老鼠呢?据载在该唐任管理车辆的御吏时,一度老鼠成患,车辆等器物被鼠啮损坏,老鼠咬坏官轿坐具,当然他这个管理者得背上失职之罪了,也就影响其仕途的飞黄腾达。所以唐公昉是非一般地憎恨鼠类。在举家升仙的时候便果断地将家鼠留在了人间。然而其家之鼠却要强随主人升天,但适得其反。刘敬叔《异苑》道:“昔仙人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惟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俗呼之为唐鼠。”升仙不成的唐鼠想 要悔过自新,重新做鼠,一月吐换三次肠子,象是要悔改前非。其实唐鼠又名易肠鼠,食粮啮物是其本性,定期吐换肠胃只是它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后人根据唐公昉逐鼠的故事,又结合民间传说,杜撰出许多关于唐公昉与唐鼠如此这般的关系,用“唐鼠涤肠”来讽刺那些企图借别人的力量青云直上、假意悔过、口是心非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