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的风景名胜

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应天书院是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又称应天府书院。其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云:“北宋兴学,始于商丘”。1998年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式。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古城南湖畔,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园,上古时期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园,位于商丘火文化景区,即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处。据《归德府志》、《韩非子》、《左传》、《三皇五帝时代》等典籍记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据专家考证,燧人氏为天下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帝喾陵,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睢阳区高辛镇〕。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今商丘)。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帝喾陵位于高辛镇。现存墓地为一高大丘,长200余米,宽100余米。陵前原有帝喾祠、沐浴室、更衣亭、禅门等古建筑,院中有大量碑刻。 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火文化景区,即商丘古城西南1.5 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火神台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中国最早最现代化的授时台也是中国唯一的民用授时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巡墓位于张巡祠北端墓葬园林区,墓冢为圆形,直径20米,高5米,用青石围砌;上覆黄土。墓前有巨型墓碑。 中国商文化博物馆华商文化广场微子祠宋国故城文雅台天主教堂八关斋张巡祠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归德府文庙穆氏四合院淮海战役总前委纪念馆壮悔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