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对天、地、火、山的解释?

其实还有,风 雷 水 泽 。

易经《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周易注疏》孔颖达疏:易以乾坤象天地、艮兑象山泽、震巽象雷风、坎离象水火。若使天地不交、水火异处,则庶类无生成之用,品物无变化之理,所以因而重之。今八卦相错,则天地人事莫不备矣,故云天地定位而合德,山泽异体而通气,雷风各动而相薄,水火不相入而相资。既八卦之用变化如此,故圣人重卦……则易之卦爻与天地等成性命之理、吉凶之数,既往之事、将来之几备在卦爻之中矣。故易之为用,人欲数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逆数知来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