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产生的时代是什么时候

是新石器时代

汉字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与成熟,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根据考古资料与古代传说所载,汉字的产生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汉字的初创时期与体系形成时期。

①汉字的初创时期(4500——7800年)

汉字的初创时期,是指汉字从无到有,从符号与图画演变成为文字这一时期。据古代传说记载,汉字产生于黄帝时代,距今5000年至4500年前后这一时期。但据考古资料来看,汉字的产生要远远早于这个时期。前文已述,陶符是汉字的起源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陶符距今已有7350年至7800余年,这说明在七千多年前汉字就已经产生了。这些陶符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遗址。绘制在钵形陶器内壁上,***有十余种,形状与半坡陶符相似,它是仰韶文化陶符的源头。而仰韶文化的陶符距今也有6000余年 。其后还有在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的马家窑文化、山东发现的龙山文化,浙江江苏发现的良渚文化。这说明陶符作为一种创制中的文字,正在发展之中。至此,汉字已经完成了从记事符号到文字的转变。

②汉字体系的形成时期(4000——4500年)

初创时期的汉字,只是孤立的符号,数量少,功能差,只能分别与少数事物或词语相对应,还不能排列起来完整的记录语言。而所谓体系文字,是指作为一种符号,能够系统的记录语言的文字。这种文字一定是数量多、功能强、能适应当时记录语言的需要哦。汉字体系的形成大约在距今4000年至4500年期间。这一点,可以从考古发现的文字资料中获得佐证。

迄今发现成体系的汉字是甲骨文(殷墟文字)。甲骨文的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都已齐备,它能够比较系统的记录当时的语言,这说明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至少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间当然会更早。在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及夏商时期的二里头文化等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陶符,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确定为汉字。它们的时代大约距今4000年至4500年 间。据此,有的学者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的材料说明,在公元前2500至2000年,已经存在形体上比较固定的文字。同样的文字出现于分布地区不同的两种文化,又说明当时文字传播范围的广阔。”而文字形体相对固定,则是文字形成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1986年5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在陕西省西安西郊出土了一批甲骨文,“它的笔画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代甲骨文 字体接近。……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比过去发现的认为最早的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时代要早一千二百年以上。”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汉字体系的形成,是在距今约4000年至4500年这一时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