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技巧

太极推手技巧有:随机随势、顺机顺势、借机借势、得机得势。

随机随势:

太极拳“打手要言”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就是随机随势随人动。推手修炼中,随人所动,自可主动;自我盲动,势必被动。

顺机顺势:

太极拳推手修炼,随机随势于前,顺机顺势于后。只有随,才能顺;不能随,势必逆;逆者,非顶即抗,此皆为病。

借机借势:

太极拳推手修炼,在顺机顺势中,洞察阴阳,明察秋毫,而觅寻借机借势。可借者,一定不可错过机势;可借不可借,一定要把握好信息而随机应变;原先以为可借,瞬即感到不可借,一定要立即主动放弃,而后再寻觅机势。

得机得势:

太极推手修炼中,得其时间为“得机”,得其态势为“得势”;当此之际,“时不可失,势不再来”,如能把握,掌握到恰到好处,我必能全胜而归。

笔者在此郑重说明,这里的胜,不是将对方打倒打翻,更不是把对方打痛打伤,而是保持自己虚领顶劲立身中正,而使对方失却平衡形成被动。

太极简介及名词由来:

太极简介: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一词,出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

名词由来: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