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铃和金刚铃的区别
三清铃在现实道教法事活动之中,这种铜铃也是必不可少的,属于重要法器,金刚铃三叉铜铃法器 法会专用三清铃,纯铜佛铃法器纯黄铜手摇铃。
三清铃,又名帝钟,法钟等,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一般用黄铜制造。三清铃上刻有符咒,神像,经文,比较讲究的三清铃还装饰以金银玉器,光彩照人,精美异常。三清铃和普通铜铃区别之处在于它的柄,普通铜铃一般是直柄或桥形纽,三清铃的柄尾部分为三叉,类似于三叉戟样式,也像汉字的山字形,其含义象征三清。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三清铃具体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其来历应该是从中国古代铜铃而来。铜铃起源已久,属于古代乐器的一种,小者为铃,大者为钟。现存最古老的铜铃是青铜所制,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年代约为殷商时期。
在道观,寺庙,宝塔等古建筑的檐下,通常都挂有铜铃。其作用主要有三种一是惊鸟,风吹铃响,防止鸟类在檐下筑巢或停留,不然群鸟汇集,鸟粪噗噗而落,成何体统,二是辟邪,在宗教文化中,认为铃声有辟邪魔,亲神灵之功能,三是宁心安神,铜铃声音清脆,在风中回荡,环境更增寂静,可令修道之人心神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