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子荣有关的电影资料

杨子荣(王洛勇饰)

智勇双全的杨子荣、英俊冷静的少剑波、清纯温柔的白茹、阴险狡诈的座山雕……《林海雪原》和它所代表的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一代人心灵深处永难磨灭的烙印。根据原著改编的28集电视剧《林海雪原》今天起播出。不论与童祥苓主演的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还是与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旧版电影《智取威虎山》相比,新版的《林海雪原》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剧情

杨子荣“痞气”十足

在以往的京剧和电影中,集中展现的是“智取威虎山”,而电视版则将小分队的成立以及逐个打击各山头土匪的故事诠释得更具体,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的成长经历表现得更完整。老版的杨子荣一出场就是侦察排长,没有交代他的出身及经历,似乎一生下来就是个大英雄。在剧中他的起点被降低了,刚开始只是田司令身边的一名伙夫,小时候因为家贫闯过关东,做过学徒,还当过看家护院的保镖,能烧一手好菜。由于在江湖上混迹多年,会讲不少黑话,老于世故善于见风使舵,全然不像英雄,他从来就没有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因为他会讲黑话,才将他调到侦察小分队,他还不愿意去;另一方面,小分队也不愿意要他,觉得他痞。在上威虎山之前,他对战友们表示:“你们都是党员,这次我如果回不来了,能不能追认我为烈士?”被感动的战友们纷纷表示愿意介绍他入党,他这才入了党。

原著中,只有参谋长少剑波和白茹有一段爱情故事,而在样板戏中,连白茹这个人都没有了。电视剧为了更人性化,特别加入了杨子荣的爱情线索,剧中杨子荣有了一个叫“槐花”的初恋情人。

英雄竟然牺牲了

但是,新版《林海雪原》从剧情上看,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首先是旧版“样板戏”中的“小常宝”不见了,“深山问苦”这一出也取消了。想当年,多少人一听到小常宝那一段反二黄的锣声一起,就跟着热泪盈眶,多少人一听到“从今后跟着救星***产党,管叫山河换新装”,就热血沸腾。在新版电视剧中取消了这一人物,总让人觉得不是很痛快,不仅看起来失去了一种感觉,看完后也丧失了回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己激情燃烧岁月的那种感觉。

除了小常宝,连在威虎厅中那激动人心的暗语对话也不见了。曾几何时,有人甚至在下夜班回家时让家里人开门都用的著名暗语“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被成语和百家姓所取代了。甚至于新版电视还莫名其妙地多出来一车关东军的烟土———虽然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也更容易让人理解为什么座山雕会那么容易收纳胡彪,但感情上毕竟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但与杨子荣的牺牲相比,上面这些都算是很小的事情了。旧版的电影和“样板戏”中,为了贯彻“三突出”(即在所有的人物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原则,将杨子荣刻画成了高大全式无所不能的理想化的英雄,但在新版电视剧中,不仅杨子荣成了有诸多缺陷的“人”,甚至连少剑波也变成了一个情感丰富的领导。这对于30岁以上看惯了当年样板戏的人来说,一时半会还真难以接受自己小时候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风格

大刀阔斧+精笔细描

童祥苓版《智取威虎山》走的就是京剧的风格,不同的是,这部戏剧电影通过舞蹈、音乐和对白三管齐下的方式来达成。而王润生版的杨子荣虽然缺少了戏剧中的“舞蹈”性,但由于八一厂将剧情编排得异常紧凑,因此也可以通过剧情来刻画出人物。但这两个旧版的人物设置,脸谱化倾向都非常严重,好人永远风神俊朗,坏人全部獐头鼠目。这种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电影的政治说教意味,而减弱了影片本身的故事性。在这一点上,新《林海雪原》无疑容易被观众接受。

据导演李文歧介绍,电视版是为了能让观众对这段历史重新认识,要突出大时代的历史背景,要“在整体上创造大氛围、大场景、大镜头,营造厚重的历史氛围,而演员的服装也都全部是大棉袄、大狗皮帽子、大鞋板,以突出特殊的生存环境”。用一连串“大”字描述后,李文歧总结:“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在拍摄的细节上则要精雕细琢,远看大刀阔斧近看却是精笔细描,要有油画之感。”

演员

杨子荣饱饮洋墨水

电视版中的杨子荣由来自美国百老汇的王洛勇扮演。王洛勇因6年连演2478场名剧《西贡小姐》,而成为蜚声美国百老汇的华裔表演艺术家。在离别祖国15年后,2001年他登上中国话剧舞台,在话剧《孔乙己正传》中演绎了孔乙己,这个喝过不少洋墨水的新版“杨子荣”能否得到认可?

从习惯于耸肩膀转眼珠表情丰富被西化的形象转换到言谈粗糙不修边幅的东北汉子,王洛勇坦言真正接演杨子荣时“很紧张”,“从我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看,我对北方文化并不是很熟悉。语言、气候、服饰、生活的氛围和我熟悉的中国南方的文化是不一样的。导演就从生活中先调整我的状态,给我提要求,不准听美国音乐,不用美国香皂而改用肥皂洗脸,穿结了汗碱的衣服。早饭吃稀饭,而没有牛奶、麦片、黄油。”那究竟他演的有什么不一样?“越是这么一个英雄的形象,越要用尽可能多的细节表现,让观众感觉到他和普通人一样,而不是被神话的。比如有他的缺点、他的嗜好,爱吃酸菜炖粉条等”。

杨子荣在旧版的电影中和样板戏中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被理想化的英明神武战无不胜的理想化的革命英雄的符号。新版的《林海雪原》与当年相比,最大的特征也正是将“符号”一一还原成“人”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版的《林海雪原》与旧版的《智取威虎山》根本不在同一层面。前者既不带有政治说教功能,也不带有符号幻想色彩,所以,新版的“杨子荣”在演技方面与王润生版、童祥苓版相比,也基本没有可比性。

白茹未脱学生味

白茹(童谣饰)

在原著中,少剑波和白茹的爱情故事给这部男人戏添上了不少浪漫的色彩,在电视版中,白茹由炒得沸沸扬扬的“张童事件”女主角童谣扮演,虽然是处女作又加上负面新闻缠身,不过剧组人员对童谣的演技还是赞赏有嘉。制片人郑凯南告诉记者,当初挑选童谣来扮演“万马军中一小丫”的白茹,完全是看中她身上特有的清纯可爱,“那时她还是中戏大一的学生,不满18岁,刚好和角色吻合,而且她外形很单纯。”其实旧版的电影“样板戏”中并没有“小白鸽”这一形象。虽然有一个“卫生员”,但也就是跑龙套的,没有什么戏分。在王润生版的《智取威虎山》中,卫生员的戏分稍重,但按照当时的戏剧创作准则,“在塑造正面人物时,必须从英雄人物出发,所有的正面人物犹如绿叶扶红花般,去烘托英雄人物,特别是主要的英雄人物。”所以,有关她和203首长之间的关系,也依然没有交代清楚。虽然曲波的小说中有《白茹的心》这一章节,但也只是委婉地提了一下。

新版电视剧中童谣扮演的白茹虽然戏分较重,但因为此前的角色不是属于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就是属于“绿叶”性质,所以并不存在可比性。但就其本身的表演而言,她的确不像一个在部队中呆过的卫生员,没有脱去学生的影子。许多对白的语气拿捏分寸并没有掌握好,似乎并不知道该如何跟“首长”说话。

除此之外,新版《林海雪原》中还增加了其他一些女性角色,比如槐花、栾平的老婆等等。这其中,槐花的存在虽然使男一号多了一丝人气,但也使整部剧落入传统的男女情感戏的窠臼。

评头品足

这个“英雄”太普通

一种理想,并不是那么容易回归到现实层面的。理想化的事物如此,理想化的人更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情况下,英雄们可以不吃、不喝、不死、不伤;同时也没有七情六欲、没有杂乱思想、没有个人问题。只可惜,这样的英雄,只能是一个符号,一种政治说教的产物。

英雄也是人,也会犯幼稚的错误。这是看完电视版的《林海雪原》之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现在已经很难理解,当年的人如何会迷上高大全式的杨子荣。毕竟“人无完人”这句话说了也不是一天两天。偶像缺失的结果使得当年的人们陷入对一切正面的英雄人物盲目崇拜的境地之中,而忽略了他们作为正常人应该有的特性。

但是,在电视剧《林海雪原》中,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人性化。不论是杨子荣还是少剑波,都不再具有完人的素质。只是,在人性化的同时,理想主义的色彩也逐渐被湮没。整整30集下来,我们甚至听不到一句“为了革命”之类的话。虽然现在不流行喊口号,当年的许多军人的政治素质也的确不至于到了张口就是口号的地步,但就连政委口中都蹦不出这种字眼儿,似乎整部剧就有点变了味了。

电视剧《林海雪原》人性化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对主角形象的选择上。当年电影中的正面角色无一例外全是国字脸,而且满脸正气———但事实上当年的革命英雄很少有长成电影中那种样子的。所以,对杨子荣形象的人性还原,其实正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看点。

美中不足的是,孤胆英雄杨子荣还原成了普通人,但感觉上颇有儒将风度的少剑波却依然停留在平面之中。新版《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不但人物造型与当年相差不多,在性格刻画方面,也只是给他增加了与小白鸽的感情戏而已,与杨子荣的血肉丰满比起来,无疑单薄了许多。给人的感觉,甚至还不如几个土匪形象(如栾平等)刻画得生动。

当年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觉得少剑波有种周瑜的感觉,但现在看电视剧,少剑波还是那种“不完全”的周瑜感觉。如果让少剑波能像田司令员那样,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个人魅力,这个当年被众多少男少女视为偶像的形象,才算真正从理想之中复活了起来。 来源:广州日报